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_第67章 术业宜从勤学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67章 术业宜从勤学起 (第1/2页)

    背着小挎包来到常家,朱七牛先跟常家三兄弟见了礼,然后就被两个丫鬟领回了房间。

    巧合的是,这次他住的还是上次府试时住的房间,两个丫鬟也还是上次那两个丫鬟,大家都是老熟人了。

    在常家休息、温习了两日,院试便开始了。

    一开始还是入场、搜身、唱保之类的流程,天都亮了时,这才开始出具题目。

    和府试时一样,院试第一场考的是精义题默写,一堆题目放在那儿任由挑选。

    朱七牛对于这种题丝毫不惧,很轻松便都答对了。

    他的字比起一年前好了许多,关键是年纪大了一岁,手上更有劲儿了,写的字的锋芒也就更加老道、自然。

    考完后等了几天,第一场考试的名次便排了出来。朱七牛直接排在了第二位,仅次于字比他还好的齐德。

    院试比起府试却也有些不同,那就是考试场次。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府试考三场,院试则只考两场,分为正试和复试。

    黄育才最会揣摩上意了,见皇帝很看重周光搞得官田模式,他索性以此为题,让学生们作策论。

    策论题一般是考两天,学生们照例要留在考场过夜,朱七牛不可能在一年之内长成大人模样,因此逼仄的考场环境对他这种小个子来说根本不是问题,考场发的薄被子他还是可以叠成两层来盖。

    如果他考的够快的话,在长大之前就科举结束,可能他永远不会体会到……成年人科考时的艰辛。

    对于官田策论题,朱七牛同样不惧。

    过去一年,宋先生没少教朱七牛各种策论的写法。三百多天下来,他写过的策论加起来得有二百来篇,也算是练的不少。

    在文笔方面,宋濂如果是大明第二,恐怕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再加上他在皇帝身边当近臣多年,又当过太子和诸皇子的老师那么久,高屋建瓴自不必说,在他的培养下,朱七牛的眼界也不是盖的。

    毫不夸张的说,宋濂隐隐是在拿朱七牛当宰相培养,眼界、格局等超过其他学子乃至官员太多。

    除了宋濂外,朱七牛这一年来也还是每天都去县学听课,参加过不少次县学的考试。

    这次他们来参加院试之前,县学就给他们提前考试过一场,小胖这个府试时成绩不算好的童生,正是因为通过了考试,所以才能来参加院试。

    若否,他还且得留级呢。

    虽然让朱七牛继续去县学上课,但宋先生也知道大部分先生并没有教导学子的能耐和天赋,故而批准了朱七牛逃学的想法。

    直白点说就是,县学里除了萧先生教的课,其它课朱七牛想听就听,不想听就走。

    萧先生即是朱七牛去县学后给他上第一课的先生,此人在前元时做过官儿,本事是有的,但脾气跟溧水知县周光类似,不善于迎合上官,也不屑于结党营私,贪污受贿,攀炎附势,故而被人不喜,这才被人搞得丢了官儿。

    朱七牛听他的课久了,也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是治理的各种小计策、小手段,这对他写策论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把宋先生教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