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有关体制的讨论 (第2/2页)
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 至于军队方面,上下军的基本结构不变。 但是下军自此以后也要划入作战队列。 只是军饷待遇和上军要有所区别。 把现在的下军全部充入上军,将上军的规模扩大到十万人。 以后上军两厢不再进行扩编。 唯有伤亡以后,再由下军进行补充。 或者全军考核之时,能者上,庸者下。” 他从桌案上拿起了一份文书。 这是最新的山寨兵员籍册。 “自从山寨占领周边各州县以后,每日都有大量青壮前来投奔。 我们还从境内各州县招募了许多兵员。 预备役的规模空前庞大。 步军五万,马军三万,水军两万。 甚至已经超过了上军。 这里面有很多人训练时间接近两年。 本领可以说不比任何精锐军士差,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挤身上军。 这次就让原本的下军全部并入上军。 左右两厢每军补足五千人。 各十军十万人。 剩下的预备役冲入下军继续训练,仍由下军头领统管。” 众人听了,都没有意见。 第二天,梁山上军各正将均派遣麾下副将前来山寨挑选兵马。 每军要挑两千人,规模十分庞大,整个遴选工作持续了近十天。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上军扩军完成。 陆阳又命下军步军头领铁笛仙马麟率领一万下军到沂州去驻防。 再令下军马军头领火眼狻猊邓飞率领两万兵马驻防济州,填补右厢出发以后西部防线的空缺。 这三万兵马基本都是刚刚招募上山的新兵,训练最长的不超过三个月。 不过以梁山兵马的训练强度,对付宋军的厢军是轻而易举。 山上还有七万余下军。 再加上水军的保护,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时间越来越临近九月十五。 公孙胜便来寻陆阳商议一件大事。 “寨主,称王建制以后我们就该下山了。” 陆阳点了点头:“我知道,可惜这梁山泊,乃是我等兄弟发家之地,若要离开,实在是心中不忍。” 公孙胜道:“我也不想离开。 但是是留守梁山,始终不是办法。 寨主登基在即,正是锐意进取之时。 登基大典的流程需要时刻谨记,还有就是建国之后都城定在何处,王宫如何安置。” 陆阳侧头一问:“如此看来,道长应该是心有打算。” 公孙胜道:“这是自然,青州乃是京东东路首府,城郭阔远,物富民丰。 更兼地处中央,政令军令可以在一日之内传达到境内各州。 青州城虽然经历过几次破城之祸。 但现在已经基本恢复如初。 再者城中本就有规模庞大的庄园。 稍微改建,便可作为行宫。 至于王宫之所在,寨主可以慢慢挑。 或者我军打下东京以后,直接使用东京宫城,也未尝不可。” 陆阳想到此处,也觉得青州是个好地方。 刚想答应,却不想外面一声吆喝:“公孙道长,背着我们私下跟寨主商议这种大事,可是有些不道德啊!” 来人确实闻焕章。 公孙胜眉毛一挑,不过还是很有风度的抚须笑道:“此事又不是我说了就算的,临时都城到底定在哪,还得是寨主说了算。” 闻焕章道:“这可不对,有道是先入为主。先听后听也会影响寨主的判断。” 陆阳道:“好了,闻先生有何事教我?” 闻焕章道:“自然也是议论行宫所在。依我只见,行宫不如就放在济州。 济州是梁山发家之地,意义非凡。 更是梁山泊所在,要回山查看也方便。 济州虽然现在地处前线,但是右厢大军在寨主登基以后,就会向应天府进发。 到时候由右厢大军顶在前面,济州又有两万余兵马防守,自然会很安全。 寨主离前线够近,一则可以鼓舞士气,二则方便指挥。” 他话还没说完,却又听到外面一声反驳:“此言差矣!”苔上老菌的水浒真说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