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下旨招安 (第2/2页)
只是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去。” 蔡京道:“圣上不必担忧。宿太尉忠君为国,此事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他是不会拒绝的。” “嗯,既然如此,那便派遣宿卿,带御酒丹诏,前往梁山,招抚陆阳。” 众臣皆道:“圣上英明!” 下朝以后。 马灵便暗中潜入了殿前太尉陈宗善的家里打探情况。 却不想陈宗善刚好找来了宿元景。 两人正在商量着招安的事情。 两位太尉坐在后堂,屏退了左右。 两张椅子对着大门,中间摆着一张小案子。 上面放着一盘水煮花生。 一壶老酒,两个酒杯。 任谁也想不到在人前风光无限的两位太尉,在家里喝酒的时候竟然简朴到只就着一盘花生米。 宿元景听闻皇上重新启用他,派他去梁山招安的时候,他的心里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自己终于官复原职,能够再次站上朝堂。 忧的是蔡京等人力主招安,明显居心不良。 “陈兄,此次我去梁山,还不知道是福是祸。 朝中的事情,一切都得拜托你了。” 陈宗善道:“哎,我又何尝不知道他们的心思,但是我之前也是力主招安的。 要是我开口反对,说不定圣上会怎么看我。 不过宿太尉也不必太过悲观。 他们在朝中势力虽大,却不是一手遮天。 梁山义士若能归附朝廷,为国效力。 我们几个老家伙一定竭尽全力,保护他们的安全。” 宿元景道:“希望如此吧。来,干。” 两人喝了一杯。 “我听说童枢密今天在朝堂上说,要调西军去江南平叛。还抽走了部分鄜延路精锐。” 陈宗善点了点头:“没错。童枢密知道东京禁军不堪战,所以就从西军抽调了六路兵马,共六万人。 其中一路鄜州的兵马,就是此次大军的绝对主力。 毕竟鄜延路的经略安抚使,是那个种师道。 他手下的兵马最为厉害,驻防延安府。 就算后方空虚一些,西贼也不敢去触他的眉头。 那后方鄜州的兵马就可以抽调出一部分了。” 宿元景皱眉道:“那这次出征的,就应该是鄜延路兵马总管刘延庆了。” 陈宗善道:“不错,老种要驻防延安,只能由刘延庆带领鄜州兵马前往南方平乱。 随行的还有他两个儿子,鄜延路马军副都指挥使刘光国,鄜州兵马都监刘光世。 以及刘延庆麾下众部将。” 宿元景眉头一皱,随即又展开。 他对刘延庆的印象并不好。 觉得此人虽然虽然是将门出身,又在与西夏的作战中屡立战功。 不过为人贪生怕死,不是个优秀的将领。 但是这次去是剿匪,方腊再厉害,比起西夏来还是差得远。 刘延庆对付他们应该是轻而易举。 “哎,希望此行一切顺利。大军也能早日归来。” 马灵得到了想要的情报。 燕青也和李师师道别完毕。 两人便离开了东京,向着梁山而去。 此刻,梁山之下。 陆阳跟晁盖正在相互告别。 “此次大战,多亏晁天王相助,此恩,我日后必有所报。” 晁盖道:“陆阳兄弟不必如此,你先前帮我不计成本。我帮你也是应该的。” 两人立马站在湖边的一处高地上。 下面是大批从济州撤离的二龙山兵马。 晁盖来时手下只有一万出头。 去时麾下兵马却达到了将近三万。 而且披甲率极高。 要说此战得益最大的,还得是二龙山。 陆阳看着二龙山的队伍越来越大,心中也不禁对晁盖的未来生出了一丝担忧。 “晁天王,小弟有些话,希望兄长能够记住。 队伍不是越大越好,重要的是志同道合。 依我之见,现在二龙山就有着两种不同的声音。 哥哥需谨慎应对,必要的时候,壮士断腕,也在所不惜。 实在不行,便联系我,到时候我也会帮你。”苔上老菌的水浒真说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