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番外二 (中五)以退为进 (第2/2页)
境,燕清才笑眯眯地向吕布解释:“在我看来,与其亲自伸手去抢,不如以逸待劳,等他们亲自来请要妙。” 吕布拧了拧眉:“那帮老臣有眼无珠,自有野心,一向只同主公针锋相对,主公这下主动退让,他们欣喜若狂且来不及,如何会良心发现,自打脸皮?” 燕清意味深长地看着他:“奉先不妨先想想,如若我们停止上贡,凭宫中那些人,可养得起司隶一带的所有百姓?” 洛阳和周边一带当年受董卓之害最深,耕地的破坏也最严重,想要修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之后王允和卢植可谓想方设法地鼓励耕种,休养民息,然而其恢复的速度,可远远赶不上后续被破坏的狂猛。 刘康一时兴起御驾亲征,反而被掳去颜面尽失的那回,哪怕主力军还是燕清所带去的,仍然耗去了京中近三成的兵力;后南征讨伐刘焉,旷日持久,再次元气大伤;待刘康终于醒悟,好不容易变得安分之后,北边和西面那些以南匈奴和西羌为首的异族,加上唯马腾韩遂马首是瞻的叛军,可都在蠢蠢欲动。 最后逮着时机,就毫不客气地大肆进兵犯境了。 除去连年战乱外,还有大大小小的灾害和瘟疫,他们既不似燕清那般重视医者,还对他大力推广的预防疾病的一些措施嗤之以鼻,等尝尽苦果,也悔之晚矣了。 百姓死得七七八八,活着的那些,基本都咬牙舍去祖业,举家东迁了。 吕布带兵打仗,没少见沿途情景,对于这些情况,虽比不上几位心腹谋士的了若指掌,却也不是一抹黑的,当下就明白过来了,不禁乐道:“早该如此!” 他们不那么重视恢复民生的最大原因,就是这从来没成为过迫在眉睫的问题——燕清与朝廷的关系固然微妙,可明面上的礼数和贡品,却是从未有过短缺的。 生于忧患者,往往死于安乐。 在最有忧患意识的王允和卢植相继辞世后,剩下的多是被燕清用自掏腰包来的钱粮喂成习惯的人。 被养大了胃口,也养肥了的他们,早已习惯了将燕清的付出视作理所当然,居然都未曾意识到,洛阳一带非但没有足够的能力养活周边百姓,并且还让粮食的命脉一直系于燕清身上的这点,究竟有多么致命。 燕清淡定道:“关于先帝遗志,但凡是读过那几封诏书之人,想必都一清二楚。既然他们做了枉顾先帝意愿的初一,为一己之私,宁可另择宗室子的话……” 他说到此,顿了顿,旋即斩钉截铁道:“我便做十五,不再供养他们。” “至于百姓要如何选择,”他忍不住笑了:“他们可比不少人想象得要聪明许多,不说知恩图报,起码懂得趋利避害。” 吕布若有所思,心潮听得异常澎湃。 ——燕清说到做到。 于是乎,等洛阳那些一边为瞒过狡诈如狐的燕清而兴奋不已的大臣们,终于择出合适人选,将一如当年的刘康那般的懵懂稚子推上皇位,才把刘康遭逆贼司马懿谋害的噩耗公告天下时,就不得不面对着两个让他们哑口无言,满头大汗的事实。 一是远在豫州的燕清‘大发雷霆’,使陈琳着了檄文,对他们擅立新帝之举严加谴责,同时质疑新帝的正统,臣子的能力。 陛下深居宫中,居然还能让叛贼进去,将堂堂天子生生害死,臣子监察不力,护驾无为,不得找块豆腐自己撞死,省得无颜见天下人? 陈琳才华横溢,自然不会说这类大白话,他费尽心血所着的檄文,调词遣句极为优美,却字字见血,直将所有知情人骂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但好歹燕清再愤怒,也没失去理智,知晓师出无名,除了遥遥地骂上几句,也没带兵攻打洛阳,这点还是让不少人松了口气的。 至于没了逢年过节就络绎不绝送来的丰厚贡品……他们此时还为燕清会否恼羞成怒,不管不顾这茬担心着,暂未意识到,少了这些物资的后果有多严重,往后的日子将有多难熬。 二则让所有人汗颜尴尬了。 刘康驾崩之事传出,只在百姓里引起了一阵惊讶的议论,却是毫无哀戚的。 再等新帝刘礼继位的消息传出,百姓们这回更是冷漠得连讨论都懒得讨论了,只低头继续干着手里的活计,俨然一副与己无关的模样。 就连大赦中被放出去的人犯,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丝毫不减感激。 在严密盘查、确定不是燕清授意下搞得鬼后,所有人都无比可怜地陷入了迷茫。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