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口_(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四) (第2/2页)

动有趣。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恰有生物系,便决定投考,万幸得中。一琦虽读书不多,对我深造之事却是鼎力支持,得此良人,深感幸福。

    万望吾弟在北美大陆多保重,弟天纵英才,卓见恒超侪辈,人竞以大器相期,万盼学成归来,造福乡邦。

    这封信的落款姓名是秦家慧,时间是民国二十五年六月,几乎和上一封信同一时间。

    看完信,四个人皆是沉默不语,各怀心事。还是白茹第一个打破了宁静:应该就是齐康太爷爷的信还没寄出,就收到了这张照片和这封信,觉得意兴阑珊了。

    田雪也表示赞同,点点头:这是最合理的解释了。李军看看两位女士,也跟着点点头。

    齐康无奈的笑了一下:你们都是天才儿童。

    田雪望着那张发黄的信纸失神,家慧因为儿时玩伴寄过来的书从而决定了专业方向。这个轨迹和她有点类似,让她不由想起即将升入高三的那个闷热的暑假。

    一天下午,已经是大学生的齐康作为陪读来到田雪家,田雪正在奋笔疾书,生命不息,刷题不止。齐康带了一本书,自顾自地坐在那里翻看,整个房间安静无比,只有田雪写字的沙沙声和齐康翻动书页的声音。

    不过田雪可不是一个坐得住的人,刷了一会儿题,她就向齐康这边看过来,见他看书看得专心,便十分好奇,放下笔过去想看看他到底在看什么书。

    怎么不做题了?齐康见她过来,皱着眉头问。

    课间休息。田雪希望齐康能别像个监工似的,她的视线移到书本上,只见上面画着一个大大的建筑速写,像是剧院一类的建筑物,她的眼睛亮了起来,问齐康:这是什么书?

    我太爷爷清华同学写的建筑史。齐康答。田雪认真地看着齐康翻开的那页建筑素描图,这张图对她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她从小就热爱素描和水粉画,从小到大教过她的美术老师都称赞她的天赋。

    这也是田雪为数不多能够完全胜过齐康的领域。小时候她俩上同一个美术兴趣班,田雪的画作次次得分都是5 ,齐康能有个4分都属于罕见了,有一次居然得了一个4 ,他兴奋的拿着那张画跑回家给他太爷爷看。那个时候田雪突然觉得原来齐康也和别的小孩没有什么不同。

    她索性不再刷题,而是从齐康手中夺过那本书,专心的看了起来。最后她决定,她要考建筑专业。田雪每次出去玩都会留意当地的标志建筑   ,有时候她还会把它们画下来。她画过北京动物园、建国门古观象台、天坛祈年殿,以及她居住的那个小胡同。至今她仍然留着那时候的大作,偶尔拿出来怀念,她觉得自己通过画笔记录下来的场景,甚至比照片更能保留一个时空。

    她也画过人物肖像,白茹和李军都惊呼画得太像了。可是到了齐康这里,他却皱起眉头,说自己有那么严肃吗?田雪戳戳他的脸蛋,白了他一眼,说这不就是你吗?她还偷偷的画过一张齐老太爷,画的时候脑海中出现的是那次参观北京天文馆时,老太爷牵着她和齐康开心的笑着。不过她并没有把画拿给别人看过。

    高考之后,田雪如愿以偿地进入了齐康的学校,当了齐康一年的学妹。白茹去了隔壁,不过她也是保送的。从小能歌善舞又在学校各种活动中担任主持人的她,却在高中的时候迷上了计算机,高二那年通过信息学竞赛保送上了大学。李军就像白茹的跟班,也选择学了计算机,最后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毕业后两个人在不同公司。只不过当李军还在写代码时,白茹已经开始写文档了,总是快他一步。对此李军憨笑说:因为自己是四个人当中最普通的。

    四个人继续在齐康家整理旧物。齐老太爷留着许多旧物,还有各种凭证证书,比如某某年参加学术会议的胸牌、2008年地震的捐款证书之类的。

    田雪翻出了一张报纸,报纸的日期是民国二十三年,也就是1934年,由于年代久远一些字迹有些模糊了,再加上繁体竖写,文字就更加难以辨认。不过从中间一张紫金山天文台的大照片和标题文字还是很容易看出来这是一篇介绍当时刚刚建成的紫金山天文台的报道。

    四个人瞪大了眼睛仔细辨认上面的文字,上面大概是说这是目前亚洲最先进的天文台,拥有大赤道仪什么的设备。再往下看,发现这张报纸的排版不那么讲究,在这么正经的报道下面是一堆小广告。有卖祖传膏药的,有房屋租聘的,还有各种招工启事。不过也能看出当时的南京还是十分鲜活的,就像北京的新街口那样,永远充满着市井气息。

    挺好的,您不用担心。田雪从故纸堆里探出头,原来是齐康正在打电话。

    嗯?需要开视频吗?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