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破案的我,成了世界瑰宝 第65节 (第3/3页)
面对受害者时同样会感到不舒服。”1 “他也很有耐心,因为在每一份牛奶里仔细地注射药物,再挨家挨户地送过去,这体现了他的细致耐心。” “这是典型的懦夫型罪犯,投毒的方式,让他不需要和受害人正面硬刚,发生冲突。”而避免冲突这种方式,就说明了对方较为内敛的性格。1 那名送奶工没有在原地等待惨剧发生,选择转身就走,说明有百分之八十符合侧写,唯一奇怪的一点。 对方是亲手将加了料的毒物,送到被害人家中,这一点令警员痛恨又感到此人猖狂,唯独林先生心有疑虑。 他已经大致刻画了犯人的具体样貌,可按照目前已知的线索,本案依然存在诸多疑点。 送奶工的工作管理存在太大的漏洞,对方完全可以在仓库里下毒后一走了之,为什么会选择亲手递送的方式。 其中缺了点什么。 他能深深感知到这个行为的突兀性。 导致凶手这块拼图,在他眼里缺了一角。 比起单纯报复社会的疯子这种说法,林先生心里隐隐有一个猜测,可没有多余的证据能够佐证。 犯罪侧写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稍有不慎,一旦发生侧写错误,就会大量浪费警力,错误引导警方的侦查方向,反而增加破案的难度,让警方与真正的凶手擦肩而过。 毕竟凶手的一些行为,很有可能是反其道而行之,在故意制造假象。 每一名侧写师,在拾捡起那些被遗留的线索时,还要谨慎判断,不能被凶手误导,从而做出错误的侧写。国外类似的案件太多了,警方过度依赖侧写,导致一路被凶手牵着鼻子走,闹出了不少笑话。 因为侧写师也是人,并非百写百中的机器,总会有出错的可能。 万幸的是,国内因为犯罪侧写尚在起步发展阶段,有职业登记的侧写师数量少,目前还是比较依赖实证。一旦出动侧写师,就是陷入瓶颈的大案。 林先生在最后一点下笔,动作停顿下来,态度慎而又慎,没有多余证据补充的话,他宁愿不落笔。 在这时,孩子睡醒了。 听说这孩子是目前已知的唯一目击者,林先生放下自己的侧写本,洗耳恭听起来。 孩子揉了揉眼睛,他被一群人高马大的警员包围着,似乎是吓了一跳,下意识往他熟悉的秦警官背后躲了躲,露出小半张白皙的脸庞。 新人警察有耐心,低下头对孩子道:“不要怕。” 晓得自己吓着孩子了,王队长努力牵动僵硬的脸部肌肉,挤出一个和蔼可亲的笑容,“小朋友不要怕,警察叔叔问你一个问题,你昨天是不是见到凶手,啊不是,是那名送牛奶上门的人了?你能记得他长什么样子吗?” 王队长语速越说越快,那熬了一个通宵布满红血丝的脸下意识凑近了孩子,最后一句话甚至飙高了音量,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的渴望。 如果江雪律能准确描述出凶手的样貌,王队长深觉,自己可能会控制不住激动的情绪,将这个孩子抱紧,激动地举高高。 可江雪律这一年才八岁。 他再怎么早慧,也没有一手娴熟的画技,他只能口齿清晰又缓慢地描述大概的样貌:“一个瘦瘦高高的叔叔,脸有点尖。” 随着孩子开口,众人一时间心跳如擂鼓,心弦紧绷到极致,呼吸也悄然屏住。他们是心里不报什么希望,毕竟一个才上小学的孩子,能提供什么重要线索呢,可耳朵还是情不自禁地竖起来,不错过每一个字。 这个“叔叔”一出,众人一口气哽在喉咙里 ,明白了这孩子应该什么都没看清楚。 仓库管理员已经说过了,对方虽然记不得那名员工的样貌,可年龄大概是二十出头。 众人强忍着失望。 没想到,小男孩一抬头,顺手一指,指了蒋飞和秦居烈,“跟他们一样老”。 一群分局警察望了两名脸嫩得能掐出水的年轻新人,又注视着孩童认真又黑白分明的眼睛,差点没绷住表情。他们怎么忘记了,这孩子差不多八岁,正是在称呼上胡乱的年龄。 不过…… 二十出头,准了! 于是众人呼吸又急促起来。 小男孩又陷入回忆,用自己的语言道:“那叔叔头发修剪得很整齐,笑容很温和,眼睛很红……”红血丝蔓延在眼白附近,也因此,孩子多看了几眼。 小男孩伸出手指了指自己眼睛,在场年龄比他大的刑警盯着孩子那双黑色秀气的瞳孔,心里再次陷入失望。 他们能看出,这孩子尽力了,可这些线索并没有什么用。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