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_第16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162节 (第1/2页)

    许久,诸葛亮轻轻地说:“你把你的计划再讲一遍。”

    ……

    几个时辰后,季汉军队正式讨论出了一个章程,确定真由刘裕御驾亲征子午谷。

    诸葛亮也从这短暂的交流中,确认了一个信息。

    眼前人已经不是他家孩子了。

    这个人英明神武,武略盖世,许多地方即便是他也有所不如……这个人当然很好,是一位完全可以担当大任的中兴之主,但他毕竟不是刘阿斗。

    刘阿斗待在营帐中,听着众人议事,反正就是一个不明觉厉,云里雾里。

    但他虽然不懂军事,可是他懂相父啊!

    现在看到相父这个神情,他就知道相父难过了!

    刘阿斗顿时心中一阵焦急,上前去,使劲一挤,居然硬生生将刘裕的魂魄给挤了出来,飘在一边的半空中。

    刘裕:???

    合着你一直在旁边当阿飘?

    阿斗回到了自己的身体里,激动万分,拉着相父的手好好叙了一段衷肠,诸葛亮见到他眼中清澈而又愚蠢的光,就知道是自家孩子回来了,欣慰地点了点头。

    然而,没过多久,阿斗又又又被一股奇怪的力量从身体中赶了出去!

    刘裕重新拿回了掌控权,神色也恢复了一脸运筹帷幄的淡然,与方才判若两人:“丞相……父,我们继续谈这个战略部署。”

    诸葛亮:“……”

    诸葛亮:“…………”

    他的神色陡然严肃起来,思索这一切到底怎么回事。

    难道阿斗因为长时间压力太大,脑子有些毛病,分裂出了一个懂兵书、且勇猛无畏的人格?

    诸葛亮心中一阵自责,心疼不已,觉得自己这么久一直没发现阿斗不对劲,对这孩子的关心实在太少了。

    刘裕瞥见他面上神色,一怔:“丞相为何如此看朕?”

    诸葛亮伸手按在他肩头,长叹道:“陛下,是老臣心中有愧,你莫要自己折磨自己……”

    他说了一大通,刘裕忽然沉默。

    都说帝王路注定是无情路,但刘裕却又是那种感情十分充沛、很能和别人共情的人。

    在大军打入长安城的时候,刘裕曾花了一些时间,游览这座古都中的许多往昔胜迹,颇为当年的繁华成焦土,盛世成荒丘而感慨泪下。

    撤军离开长安时,父老乡亲拜于道旁挽留,刘裕听着风中的挽歌,万分悲痛地挥泪而别,三军闻之恻然,纷纷涕泣零如雨。

    总之,他这个人既能铁血手腕,在战场上大杀四方,但私下又经常会表现出极为真性情的一面,率意而为,不拘俗流。

    此刻,诸葛亮的神情一下子将他打动了,使得他决定告知对方真相。

    “朕会把你的阿斗还给你的——在北定中原,扫平天下之后。”

    从此,刘裕和刘阿斗使用身体的时间分配十分明确。

    刘裕负责乱杀,阿斗负责嘎嘎,还有向相父卖萌傻乐,两个人合起来正好是一通嘎嘎乱杀。

    建兴六年八月,刘裕亲征子午谷,直取潼关,一战攻克长安。

    城中的曹真、曹叡等人大惊失色,还想要负隅顽抗,直接就被从陈仓等地赶来的大军围剿。

    因为打了个强烈的时间差,这时,长安以外的魏境各地才终于收到了消息,准备起兵勤王。

    由于明帝已死,不少散落在外的幸存魏家宗室纷纷开始自立,带着一帮子属下打生打死,起兵勤王的军队们还在半道上就开始火并。

    刘裕:“……”

    诸葛亮:“……”

    天幕前的观众们:“……”

    郑成功、李定国,还有南明位面的各位,你们看这一幕眼熟吗?

    南明人,南明魂,处处都是内斗人!

    刘裕获得了将这些军队各个击破的机会,铁骑来去如风,将魏军的曹休、徐晃、张颌等部纷纷灭亡,若干个自立的曹家小皇帝也被一锅端,纷纷抓了起来。

    刘裕同志,在异世界,又又又当了一回六味地黄丸,嗯,六个都是曹家皇帝!

    建兴十四年冬,最后一个小皇帝在北方金城伏诛,曹魏政权灭亡。

    建兴七年至十五年期间,孙权屡次上表季汉,表明称臣之意,自称为「大汉吴王」,却又频频撕毁盟约。刘裕忍无可忍,派魏延等人南下灭吴。

    建兴十五年春,东吴街头巷尾贴满了张辽的大头海报,一时间人心惶惶,魏延势如破竹,很快打下了江东四郡。

    建兴十六年,东吴覆灭,天下复归一统。

    后人评价,大汉中兴之主刘禅,庙号世宗皇帝,年少有为,丈夫按剑,起于西蜀之天险绝域,终至纵横于天下,终结乱世归一统,有煌煌再造河山之功。

    斯可谓,千古一帝也。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