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节 (第1/2页)
郑成功据理力争道:“这不一样,宁宇和我是生死之交,若无他便无这天下。” 隆武帝闻言,更加忧心忡忡:“你一向心地善良,心思纯净,容易被人欺骗。唉,父皇知道你运筹帷幄,可一朝为天子,周围便是虎狼环伺,你这般让父皇如何能不担忧啊。” 郑成功:“……” 长这么大,除了隆武帝这里,他还从未在其他地方听过如此惊悚的评价。 心地善良? 心思纯净? 容易被人欺骗? 郑成功想了想在崖山那些被他打得跪地唱征服的西方国家,又想到前些日子刚被解决的缅甸,安南,还有惨兮兮的清兵,和被打得根本不成人形的顺治。 他明智地保持了沉默。 …… 就这般,众人齐心并力,紧赶慢赶,终于卡在日出前不久,堪堪做完了登基大典的所有准备。 京师城头,火树银花,灯火通明。 在黎明前最深彻的黑暗中,无数的星辉与灯火照亮了长夜,所有人都缄默肃立,手中高擎着炬火,千万道如同星辰悬天,照得天地间一片光辉,仿佛永昼。 许多亡魂的身体已经渐渐映得透明,这是即将消散的前兆。 因为时间十万火急,就没有再走百官劝进的流程。 孙承宗换上了红袍,主持整个仪式流程:“请天子即位——” 这位昔日的大明帝师、目送两朝天子登上皇位,从未想过,居然还能亲眼见证一位明君和他即将开始的盛世。 在这一刻,他心酸不已。 如果我能出生在这个时代,那该有多好啊…… 但他转瞬,又充满了骄傲地想到,我虽然未曾出生在这个时代,我却为这个时代的建立付出了一切,并且也葬身于此。 就像是万里巍巍皇城之下,一片染血的砖瓦,从此这城中万种热闹风情,太平烟火,都与我紧密相关。 足够了啊。 郑成功骑马自奉天门入城,盛装冕琉,衣袂如云,众多的天子仪仗在前方开道。 万众伏拜,欢呼如潮。 忠肃公卢象升、文襄公堵胤锡、忠正公史可法、忠裕公陈子龙等义士名臣,皆已经就位,高声宣读着早已准备好的词句。 “洪业建先,圣化欣广。旒方万机,拱垂三辰。应天受命,日照月临。蔚统开皇,体元立制……” 高台巍峨,苍然如登云端,连入了云雾深处、黑夜尽头青山绵延的脊梁,挺拔不屈。 从这里下马,穿过人群,还有好一段路要走。 郑成功身影萧然,冕琉上的黑曜石随着行走一步一晃,轻轻叩击,如碎玉摇云般,抖落清音泠泠。 道路两侧都是他的臣民,神色虔诚而真挚,高呼“万岁”,他看见了许多熟悉的身影,曾经的同行者。 隆武帝携着他的手,一路带他向前。 父皇的动作稳定而从容,就像年少时候,曾握着他的手教他拈弓搭箭,带他入朝参政那样。 他一抬头,看见李定国在前方半道处等他,眉目如故,模糊了岁月。 恍觉自己仿佛行走在一条浩渺的光阴之路上,从星沉月落的过去,走向了天地明光的未来。 长路终有尽时,隆武帝最终停在了高台下,尚有一段距离的地方。 自古二帝不能同行,他已非阳间客,不应再继续往前。 他正想说点道别的话,一转头看见李定国,顿时神色就冷了下来:“你在此处意欲何为,天子登基,莫非你也想上去坐坐?” 李定国连称不敢。 郑成功无奈道:“是我让他来的,这是此生很重要的时刻。” 所以才想让最好的朋友,在离自己最近的位置做个见证。 隆武帝皱眉道:“莫要随意开口称「我」,一例全都称「朕」。” 郑成功笑了笑:“父皇放心,我只在亲近之人面前如此,其他地方会改的。” 隆武帝眼看时间所剩无几,轻轻拍了拍自家孩子的肩:“今生今世,父皇就只能送你到这里了,往后余生,你便要一个人站在最高处。” 若有来生的话…… 为父愿在地狱历遍摧折火焚之苦,只求你我父子同生于盛世,做两代治世明君。 李定国走过来,细致地理了理他的衣襟,将一个扣得不怎么完美的结拆开,又重新为他系上,最后低垂眉眼,沉声说:“森森去吧。” 郑成功寂然点头,在即将破晓的天色中,独自登上了祭台。 须臾之间,他孑然立在这个地方,终于明白了为何帝王会是「孤家寡人」。 台下的万民都仿佛隔了云烟如海,面目都已模糊,如同嵌入纸片上的苍白剪影,就连眼前的万般风景,都被重重冕琉所遮挡。 举世茫茫,仿佛只剩下了自己。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