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 (第2/2页)
起不时耳语三两句,当即往前快走了几步:“陛下,你也很想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吧。” 忽然被代表了的赵昺:“……” 太傅大人,咱就是说,做人就不能坦诚一点吗! 赵昺两眼无神,望着头顶上的海天一色:“是的,朕想。” 郑成功正在告诉陆秀夫,他为何不许军民们侵占当地土人的田地:“这些当地的土著百姓,也是自家子民,还是对他们客气些。” 可能是因为未来是「开台圣王」的缘故,甚至被当地人祭祀封神,数百年来香火未绝。郑成功感觉,自己与台湾这片土地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奇妙的联系与关怀。 他决定对当地土人们好一点,尽可能不去欺凌弱小。 换做下一站的吕宋,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 吕宋岛在他那个年代,可是大举屠杀华人的,等于说有血海深仇。 郑成功准备一到吕宋岛,就把当地土著们该抓抓,该用用,臣伏者不杀,至于不愿臣服者…… 对不起,那不叫人,叫做被俘获的奴隶。 张世杰在一边探出头,饶有兴致道:“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是很期待到达下一站吕宋,可以抓些土人补充兵员。” 毕竟崖山十万军民,说到底,还是普通百姓居多,都是因为感伤时之将亡,愿追随故国流亡海外。 真正训练有素的军士,其实比重并不大。 他们以后又不可能只待在一个地方,还要向外扩张,最后回去攻打蒙元的,自然是军事实力越强越好。 郑成功觉得这个主意很不错:“你到时候也给我匀一批,我看能不能把我的海五路和山五路商行训练出来。” 张世杰欣然同意,顺带问了一句:“你要什么样的土著?我先记着。” 郑成功告诉他:“山五行「金、木、水、火、土」,专门负责留在陆上采购中转,海五行「仁、义、礼、智、信」,掌管船舶,遍布港口。” “反正你就找那种看起来比较机灵,适合行商的,但又不能太机灵,一看就心思浮动,难安于业的。” 张世杰:“……不是,你这要求有些苛刻啊。” “此事不急”,郑成功淡定道,“先开荒,之后我准备在军民中训练一批人试试。” 眼下,众人的粮食储备已经所剩无几,必须尽快进行种植和收获。 十万军民被分成了若干组小队,对照着台湾南部地图,划分出若干区域。 每个小队自领一块区域,准备开垦荒地。 之前招募过来的农业组和畜牧业组的技术人员,以及从元营里抢走的人才们,也都被打散在各个小队中随行,提供战术指导。 郑成功特别着意进行了屯田的军事化,每相邻的区域之间,必设瞭望台,拟在沿海建堡垒若干,与瞭望台以烟花传讯,同气连枝,互相呼应。 小队中人分为两批,一批负责守卫,一批负责种田,轮流交替,殆无缺闲。 军民们得了清晰指示,个个充满干劲,准备大干一场。 当晚,众人忙碌了一整日之后,插竹为社,斩茅为屋,就地建造居所歇息。 璀璨的星河若一条瀑布,横铺在头顶,万千星辰映入海底,不住地浮动,荧荧离离,折射出一片光华明灭的清梦。 人间的一切都仿佛披上了明亮的霜雪,只要掬手一捧,就握住了满掌的溢彩流光。 张世杰举杯道:“敬劫后的余生!” 陆秀夫含笑补充道:“敬海上的新生!” 郑成功也说了一句:“敬四海八荒,此刻皆共看满天星辰!” 他们相视而笑,神色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悠远,却又被星光染得一片明亮澹荡,眼角眉梢,俱是一派意气风发。 崖山亡国的失利暂时已经远去,新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来路坦坦荡荡,尚有无限希望。 天幕上。 众人望见这一幕,纷纷发表感慨: 【唐太宗李世民】:兵者,气胜也。 【唐太宗李世民】:这群人的精神状态,和崖山时的心如死灰已经大不相同,朕现在相信,他们确实可以创造奇迹。 【唐肃宗李亨】:太宗爷爷说得对哇! 【北齐神武帝高欢】:郑延平确实是天生的领袖之才。 【宋仁宗赵祯】:有的人哪怕什么都不做,站在那里,也给人感觉瞬间就有了依靠。 【宋仁宗赵祯】:况且延平王经验丰富,气场强大,所做的每一个策略都相当明智合理,军民们自然对他万分信赖。 【大秦天王苻坚】:最可怕的是,在崖山中,陆秀夫同样也是他们的精神领袖,同样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宋武帝刘裕】:只要领头人稳住了,下面人心自然而然就稳了,万事迎刃可解。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