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_第9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92节 (第1/2页)

    【陈文帝陈蒨】:朕提议,应当为未能位列武庙十哲的将领们,编写一份清单。

    【陈文帝陈蒨】:朕首先提名霍去病。

    【梁武帝萧衍】:提名子云!

    【宋孝宗赵瑗】:提名幼安!

    【魏武帝曹操】:提名郭嘉荀彧五子良将颍川俊才们!

    【大秦天王苻坚】:提名朕的丞相王景略!

    【陈文帝陈蒨】:各位,这是武庙十哲遗漏人才的提名,不是让你们狂夸自己下属的。

    【陈文帝陈蒨】:这个曹孟德是认真的吗?好想把他叉出去!

    ……

    天幕继续回应李定国的问题,讲述关于永历逃亡缅甸的经过:

    【此后,永历帝觉得大事不妙,写信向梵蒂冈教皇祈求援助】

    【在信中极尽放低身段,称呼对方为宗主国,并为太子更改教名康斯坦丁.朱,表明臣服之意】

    【此信在路上「不幸」耽搁,等教皇回信的时候,永历帝已经死去两年有余】

    【最终,缅甸国王莽白将永历帝移交给清军吴三桂,吴三桂将其并皇后、太子一干人等,用弓弦绞杀在昆明篦子坡】

    【永历死前,留遗书给李定国:事已不可为,致谢晋王,宜自为计,勿以我为念】

    李定国:“……”

    此刻,他的表情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了。

    阳光透过玉殿金扉洒落,映在他身上,犹如刀锋迎着烈日灼烧的寒光,一片冷漠肃杀。

    南明宫中,一片寂静如死。

    永历吓得魂飞魄散,看着他慢慢走近,颤声道:“晋王、晋王……朕知道错了,朕不当这个皇帝了,把位置让给延平王,不,让给你!”

    李定国叹了口气:“陛下。”

    他目光在天幕的“宜自为计,勿以我为念”一行字上,停顿了片刻,眸中露出一丝痛色,很快又被压下,如同大江泛澜过后流深的静水,深邃无边。

    他可以忍耐永历帝一无所长、软弱无能,甚至苟且偷安、毫无进取之志。

    只要他在外面征战,永历在后方不给他添乱就行。

    但他不能接受对方向外敌跪拜,腆颜求生。

    永历难道不知道向梵蒂冈求助,等于引狼入室,必将招致不幸吗?

    可他还是这么做了。

    只因在他心中,自己能否坐拥这江山政权,比天下生民的安危更加重要。

    这恰恰与李定国的追求背道而驰。

    李定国出身行伍,早年参加农民起义,一心只想让世间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和乐太平,永历未来的所作所为,已经完全触犯到他的底线了。

    李定国淡淡道:“陛下,你确实不适合再当这个皇帝。”

    永历心中一寒,想问,那谁适合当这个皇帝,郑成功吗?

    但李定国此刻的神色,实在是太低沉,也太悲凉了。

    那是一位只手擎天的英雄,看见毕生出生入死的理想,尽皆付之流水的憾恨与无奈,让他没有办法再为自己辩驳哪怕一个字。

    永历经过了这么一遭,忽然冷静了下来。

    心想,这是李晋王啊……

    他本来是那般骄傲不屈,驰骋原野,驭电逐流星的人。

    前半生流寇起义,为天下生民拔剑,斩向明廷,后半生成为大明砥柱,两蹶名王,天下无双。

    还记得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自己被逆贼孙可望困在安龙,千里血书,请李定国救驾。

    烽火硝烟中,青年将军白马似流光,披风猎猎在青山间席卷,踏过一地尸骨,血与火遍布的来路,向他伸出一只手:

    “陛下,臣李宁宇救驾来迟。”

    他再也没有见过比那更凶险的战地夜色,和比那更耀眼的人了。

    此刻,永历万念俱灰,心想,未来的自己究竟都做了什么。

    他怎能让丹心垢鉴,让傲骨蒙尘,让碧血英灵憾恨而终,屈死荒外?

    李晋王,难道不该一生都如初见时那般,辉煌晴朗,挥戈四方,山河万里踏天阙吗?

    自己从来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袖,只是时也命也,无可奈何之下,被迫坐上了这个位置,成为了天下的一面抗清旗帜。

    他不能再继续耽误李晋王和其他的抗清义士了。

    “是我对不住你”,最终,永历闭上眼,说出了和天幕中一模一样的话,“致谢晋王,宜自为计,勿以我为念。”

    他摘下了帝冠,对李定国拱手一拜谢,就此隐入宫阙深处。

    天幕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