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第1/2页)
他亲自送一行人离开,路上还和沈教授打听070现在的流程走到哪一步了:“试验完全没有问题,可以给我们装备了吧?一台不够用啊!” 威* 力这么大的加农炮,至少得来个十台八台吧? 十八,或者八十,那就更好了! 沈教授道:“目前已经在生产中了。” 至于怎么分配,能给他们装备多少,那是军部的事,他就不清楚了。 位于并州的某军工厂,几天前,几个车间进行了大改造,原来的机床搬到了其他地方,车间里的空间全部腾出来,用以安放新机器。 来自哈市第一机床厂的人正在安装调试。 前几天,军工厂的人就听说厂里引进了一台重要设备,大家对这个新机床很好奇。 “不过,老师就不用了吧?” 哈市机床厂来的人里,有一位据说接下来要给他们上课,教他们怎么使用机床。 大家都在一线车间干了多少年了,他们这里可是军工厂,生产的都是重要东西,技术不行,都别想进来。 机床而已,还需要专门派个人来教吗? 大部分人都觉得太多此一举了,而且那位楚干事,就是负责教导的老师,还是个年轻姑娘。但凡来个老师傅,还可信一点呀。 然而,上面发话了,被选中的人,课,必须要上。不仅如此,据说上完课还要考试,考试不合格不允许进入改造之后的车间。 一时之间,被选中的人唉声叹气,叫苦连连。 上课就算了,怎么还要考试呢? 因为上面的强制要求,第一节 课,出勤人数全到,但下面坐着的人态度却没那么端正,对即将开始的上课,还隐隐一丝抗拒的心理。 楚琳是负责这家军工厂的人。 数控机床研制出来后,很快便投入使用,机床厂生产出的第一批数控机床,优先供给一些重点工厂使用。 并州军工厂就是其中之一。 因数控机床和普通机床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别,以防出现不会操作导致数控机床闲置或者是没有很好地起到作用,机床厂特别为每一台数控机床安排了一个“手把手”小组。 小组一般由两人组成,一个是机床厂里先跟着学会的工人,还有一个就是像楚琳这样的项目组里的年轻人。 前者的主要工作是安装,后者负责调试,同时对对口工厂的工人进行教导。 楚琳站在台上,对下面人的反应已经预料到了,这几天来到这里,也亲耳听到过一些轻视的话。 很正常,从年龄上来看,她确实不足以取信于大家。不过,这堂课之后,能不能让大家改观,就看她的本事了。 陈俊他们去了其他地方,她可不能输给小伙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