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1/2页)
且为了播放得更清楚,不得不增加一个喇叭。左右各一个喇叭伸在外面,都不能用简陋来形容了,称得上一个“丑”字。 孟秋捂脸。 现在还没有装外壳,等外壳装上,把那些杂七杂八的塞进去,应该会好看一点,但那个时候,就更重了。 总的来说,收音、录音,没问题,就是只适合摆在家里使用,很不方便携带。 孟秋看看便捷版的,再看看收录机版的,忍不住叹气,这两个怎么就不能综合一下呢? 要是有集成电路就好了,体积太大?重量太重?都不是问题。 集成电路,一个伟大的发明。它带来了电子产品工艺技术的革命,让人类社会更快地由电气社会进入信息社会。 在集成电路出现之前,电子设备用的基本上都是电路板。 这两者的差别,通俗地解释就是,电子设备内部需要很多元件,电路板就是这些元件排列组合安在上面。而集成电路是改变硅片的特性,让其具有电路的功能,直接在一个硅片上制造成百上千个元件。 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起来,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硅片上甚至可以包含几百万个晶体管。 而孟秋做的这台收录机内部所有的元件才不过几百个。 也就是说,如果有集成电路,一个硅片便能解决所有电路,别说再缩减一半的体重,就是做出来像后世那样巴掌大小的随身收音机,也不是没有可能。 当然,现在的技术还没有达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水平,但据她所知,六十年代初期,他们国家就已经可以做出包含几十个元件的硅片了。 现在都已经七零年了,距离第一个集成电路硅片诞生至少都有五年了。 五年时间,集成电路技术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华国的一些重要机器说不定都用上了。 云川省无线电厂作为省级大厂,应该也有这个技术吧? “什么?集成电路?那是什么?”余国庆挠头,一头雾水。 孟秋疑惑,他家里人都在厂里,他对无线电这么感兴趣,不可能没听过啊,难道没有? 她皱了皱眉,预感不太好,大致解释了一遍集成电路的概念。 “几十上百个元件在一个晶体管上?真的能做到?”余国庆满脸不可置信。 孟秋点头,肯定道:“能。硅晶体管怎么来的你知道吧?” “硅片经过外延、氧化、光刻、掺杂、金属化等工艺,制成晶体管。集成电路与晶体管在工艺上有很多相同之处。硅片的特性是可以改变的,在硅片中掺入不同的元素,可以改变其导电性,形成电阻。在表面特定的氧化层区域镀一层金,可以让它具有电容的特性……” “按照电路设计要求将它们相连,是完全有可能将电路缩放至一个小小的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