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节 (第1/2页)
主要是润笔先生厉害,写出来的字大小一致,甚至一撇一捺都一样。 如果一定要说的话,竟然不像馆阁体,要比馆阁体还要小巧方正。 给现代人来看,一眼就能说出。 这不就是较为拙劣的印刷体。 但毕竟是纪元手写的,现在还没方正到极致。 就算这样,已经是润笔里面较为突出的。 周老爷来的时候,周家大公子就把书给递上。 周老爷啧啧称奇:“纪元还真是当润笔的奇才,他第一本书,就抄出自己的风格了。” 是的,周老爷觉得这是纪元的风格,方方正正的,格外好看,还格外清晰。 也有一些书法家会说,此字太过死板,不够优美。 但这是供人阅读的书籍,并非书法作品。 能让人看清楚,就是第一要务。 反正周老爷是这么认为的。 许多字确实挺好看的,但却不能用来印刷,否则看都看不懂。 对于印刷的书籍来说,一个要内容好,二要字迹清晰,甚至最后才是纸张优劣。 周家书坊能经营至今,是有自己的门道的。 作坊里忙个不停。 雕刻的匠人也觉得纪元这字好,加上东家给了加急的银钱,在纪元,蔡丰岚二十日去东市第一街的时候,《陈家诗词格律感悟》竟然已经上市了。 他们两个今日的主要目的,都是后街的作坊,但去之前,来前街逛了一圈。 无他,一个是纪元抄的书上市了。 另一个则是《童试录》也在售卖。 纪元他们先去的岳家书坊,只听门口的伙计道:“官学指定印刷,唯有岳家书坊印出今年的《童试录》,小三元的优选文章尽在此处,各家子弟可买来阅读!” 好家伙,纪元跟岳家不算和睦,但他家卖个东西,还是借着纪元的名声。 从监临官徐大人离开,今年的《童试录》开始售卖。 到如今的十月二十,都两个月过来了,愿意来买此书的人还是不少。 中间要说没有纪元的缘故,那是不可能的。 有些人就算不看,也要买回去一本,“沾沾”神童才气。 类似于祈福香囊的作用? 蔡丰岚的文章也在其中,提到他的人也不少。 蔡丰岚忍不住摇头,算了吧,自己才懒得看之前的文章,他才不会买。 那岳家书坊伙计热情推销不成,只好作罢,见他们两个年轻得很,顺手送了纸张。 这算是东市第一街的老规矩了。 两人从这里出来,又去了对门的周家书坊。 此地的伙计热情依旧,看着他们手里拿着岳家的纸张,立刻奉送更多的,让纪元哭笑不得。 好在管事看到纪元后,笑着道:“元哥儿来了,快来看。” 看他抄的新书吗? 还未走近,就有人道:“这本《陈家诗词格律感悟》的字极好,你们看。” “明明应该很死板的字,怎么又能看出笔力。” “写成这样的字,确实清晰,买一本吧?” “买,如今写诗写得好,也不错呢,看看纪元就知道了。” “算了吧,纪元那诗,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出来的。” 两个书生说着,又道:“周家书坊不是出了今年的《童试录补遗》,去买一本,看看纪元的文章吧。” 两人一人买了一样,准备回去慢慢读。 周家书坊出版的《童试录补遗》,自然是给过学生们银钱的,跟之前那家小作坊不同。 没想到连补遗都卖的不错。 蔡丰岚看着就高兴。 这可不是官方出版的,完全是其他书生的个人行为。 周家书坊管事周伯道:“你们接下来要去后街吧?东西可以暂时放在我这,等你们回去的话再拿走即可。” 两人手里都有纸张,确实不方便。 周伯对纪元格外殷勤,没办法,谁让他的字太好了。 《陈家诗词格律感悟》卖得好,不单是内容好,字也是一大亮点。 这种字市面上还未见过。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