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节 (第1/2页)
不过现在也差不多了。 只要提到小三元,便知道是他。 岳昌的跟班也不敢说什么,只能小心翼翼靠近。 纪元能察觉到对方的眼神,他又不是傻子,怎么会发现不了。 但要说在意吗? 也还好。 反正恨他的人不止一个。 李锦甚至还道:“不遭人妒是庸才。” 话虽直白,却也没错。 只是纪元也没想到,刚开学一个上午,岳昌竟然就请假了,说是身体不适,还需要休养。 有人说他是气得很了。 之前乡试过后,他就卧病在床。 想想岳昌毕竟也才十二,那么多打击,确实经受不住。 至于他什么时候回来? 估计就要病什么时候养好了。 纪元对此并没什么说的,倒是拉着李锦他们,继续加强身体锻炼。 不仅骑射要练好,身体也要健康。 否则学没上完,身体先垮了。 正式上课之后,纪元时间更加紧张起来。 他课程本来就满,现在又额外多接了差事,再加上名声在外,不少人都等着他润笔的第一本书印出。 好瞻仰他的墨宝。 如此情况,纪元只能更加用心抄书。 既不好丢了颜面,也不好辜负大家的期待。 周家书坊对纪元虽有优待,但印书并非小事,纪元头一次润笔,还是选了更稳妥的书籍。 这是一本两广夫子写的一本诗词教程,名为《陈家诗词格律感悟》。 在他们当地卖得很是不错,周家书坊托人买了印书权之后,又让本地夫子加以修改,把里面两广地区的词汇转为建孟府本地能听懂的语言,这才准备印刷。 印刷之前,必然要找润笔先生重新抄录。 这本书虽好,但如今科举不重视诗赋,故而销量不可能很高。 当然了,也不会太低。 完全地中等水平。 此书交给第一次做润笔先生的纪元来说,十分合适。 周家书坊也把价格开到十五两,两个月内抄完即可。 两个月的时间并不长。 一般润笔先生都有学业要忙,不可能专心抄录。 纪元也是如此,他的课甚至更满。 再则,何为润笔先生,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那其中细则呢? 现代人早就习惯印刷整齐的书籍,字迹大小,笔墨深浅,可以说分毫不差。 若把现代随便一本印刷好的书籍放到古代,都会让人大呼神迹。 可若放到古代,虽说是雕版印刷,但雕刻也是工匠刻的。 工匠刻的时候笔刀再稳,也是按照润笔先生的字迹下笔。 既然是人写的,难免会有疏漏,难免会有字体不好,以及大小不一的情况。 去翻古代的印刷本,多有这样的问题。 这也是很多书籍价格不一的原因。 想要一字不差,想要字的大小均匀,太考验润笔先生的功力。 没有对笔法的绝对控制,绝对写不出符合要求的字。 这本《陈家诗词格律感悟》一万多字,字字不能差,结构还要好,字的大小更要统一。 纪元平时放学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点上蜡烛也是昏黄得不行,抄书自然不可。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