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节 (第1/2页)
是当地父母官,以及他们的教谕对他们好,所以他们发奋读书。 两者的关系不能搞错了。 徐大人有些惊愕,眼前的孩童,似乎跟他见过的其他神童不同。 其他神童,多如岳昌之流,只会背书,甚至只会背时文。 四书五经侃侃而谈,但做人做事的道理,却是一丝一毫都不明白的,更不要说给朝廷献策。 朝廷养士, 养的可不是只会背书的,而是真正要对朝廷有用的人才。 若说刚刚的答案,还能有人教导。 这句回答,着实不像。 甚至用了今年的策问题目来答,确实聪明。 此刻,在旁列席的周家老爷也开口了,这位也是举人出身,又开始建孟府第一的书坊,他也能坐在这吃酒。 周老爷身边坐着的,自然是他一双儿女。 周老爷道:“徐大人,纪元可不止文章写的好,您可见过他的字,那一手馆阁体,实在漂亮。所以我家还特聘用他做润笔先生呢。” 右训导适时道:“你们是没看过他的画,他那画才是一绝。” 啊? 他还会画画? 周老爷惊愕了。 别说周老爷,其他官员同样惊讶,举人们更不用说了。 又会写字,又会画画? 还做了周家书坊的润笔先生? 他们都没资格啊! 纪元的字有多好啊? 纪元听此连连摆手:“没有没有,学生只是刚入门,若想有所成就,一定要再练的。” 监临官徐大人皱眉,又问:“学生好好读书便是,怎么还去做润笔先生了。” 纪元沉默,小声道:“挣钱。” 这话俗气,却很真实。 徐大人都没噎了下。 他自然知道纪元的情况,所以没怀疑是他家故意培养他做神童,只怀疑了正荣县县学。 现在知道纪元与其他神童不一样,却也忘了他要靠自己挣钱才能读书。 想到这,徐大人心里软了些,是个好孩子。 或许就是这样艰苦的经历,让他与众不同吧。 这世上确实有真正的天才,纪元或许就是那一个。 “好好一个学生,挣什么钱!不觉得俗气吗?”被岳家指使的新晋举人再次说话。 这岳家人不能来宴席,只能拜托别人帮腔,出了一大笔银子给他。 若办不成,银子要少一半呢! 铜臭俗气,君子不能爱财,这是读书人的风范。 这么说的话,纪元确实不对。 “如今文坛浮躁至极,就是爱财导致的!”那举人再次道,“专营富贵,丝毫无读书人的士气,实在是士大夫的廉耻。” 这话似乎无法反驳。 谁料张洵直接站出来,对监临官道:“大人,纪元做润笔先生并非是爱财。” “他把身上所有积蓄,甚至把润笔的竞业费都拿出来,买了一副叆叇。” 叆叇? 这么小的孩子,竟然视力模糊? 他就说! 不能让孩童死读书! 张洵见大家惊愕,这才继续道:“纪元这么着急买叆叇,是想托学生回乡时,把这贵重的物件带回家乡,送给他的蒙师赵夫子。” 啊? 一副叆叇至少几十两银子。 送给蒙师? 蒙师,便是启蒙的老师,如今许多人并不在意。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