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节 (第1/2页)
不过每个学生必须至少选两门课,年底岁考的时候会考究,如果成绩不行,也会连累主科成绩。 意思就是,四书五经在固定的教室,固定的时间。 学生们必须去。 所有科目都必须要考。 礼乐书数射律这种,算是选修课,老师固定开设,学生们想去就去。 年底了六门里面考两门即可。 主科跟辅科加起来,形成年底的成绩,决定明年你在哪个班上课。 第一堂,到第十堂。 就看你们自己的成绩了,成绩越好,夫子们也越好。 现在府学几个进士教授,都在第一堂里教课。 第二日,李勋继续介绍道:“你们之前也知道,秀才也分为很多种。” 纪元点头,就算县学也分的。 廪生秀才,总的是廪膳生员,算是府学的正式学生,不仅每个月会发银钱,每天都会发米粮鱼肉。 就是廪生秀才,朝廷包吃包住。 但廪生是有名额限制的,建孟府府学的廪生名额共计八十人,早就填满了。 跟府学宿舍一样,一直没有空位。 纪元,白和尚,蔡丰岚按理说也该是廪生秀才,可府学名额满了,他只能算是增广生员。 这部分学生就没有包吃住的好处。 还有一部分学生,比如李勋跟李锦。 他们是“补取”进来的,被称为附学生员。 补取不用说,两人都是托了关系进到府学,所以被称为补取。 这部分学生,本就没有包吃住的好处,不仅如此,每年还要额外再给一部分费用。 总结下来便是。 第一等学生,廪生秀才,考进来的,并且有正规名额,一个萝卜一个坑。 第二等学生,增光生员,同样考进来的,但是学校位置不够,你们要排队等第一等学生离开,才能补他们的空缺。 第三等学生,附学生员,花钱进来的旁听生,除了听课之外,其他好处一点也没有,更不能进阶。 蔡丰岚听的头都大了。 在外面上学也太复杂了点。 可再看看上面的主科跟辅科,不管哪一种,都让他心甘情愿留下来。 不说只要成绩好,主科老师的水平就会更高。 只讲六门辅科,放在其他地方,想学都学不来。 单拿礼来说。 很多穷苦出身的读书人不知该怎么行礼,不知道谦辞要怎么说,恭敬又要怎么说。 待人处事,都需要学习的。 后面的乐,懂雅乐的夫子十分难寻,不是在府学,你自己单独去请一个? 李锦家都会觉得吃力,何况他们。 在纪元看来。 府学已经接近后世的大学了。 主课也好,选修也好,都在理解的范围内。 就是把学生分为三等,跟后世还是不同的。 前两者差不多,就是一个有补贴,另一个没补贴。 最后一个,像是塞钱进来的旁听生。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现代人的玩的一套,古代人看来早就在玩了。 不过要不是李勋跟他们解释,大家还要迷糊一阵。 听了上面的之后,再看手里的课薄,课程表,心里就明白要怎么办了。 府学每九日休一日。 每日上午两节课程,科目或许不同,但时间固定。 按照课表去固定的教室上课即可。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