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考科举_第16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162节 (第2/2页)

谓其根于心,文章即德行也。”2

    品德好的人,学了知识就要用,就要实践。

    国家是以文章选人,但还是要看士人的心,你的文章代表了你的德行,所以德行才是第一位。

    “王守仁讲,举业,德业,合一论。”

    “我想用在初考的童试上也是如此。”

    “学以致用,学而有用,从而表率乡里,令乡野振奋,令乡邻敬重。”

    “圣贤所至,既在科举,亦在圣学。”

    学了就用,学了便有用。

    可以当乡里的表率,可以当大家的榜样,可以让周围人振奋,可以让人敬重。

    一切的一切,是因为你读了圣贤书。

    读了圣贤书,既能考上科举,也能践行你的学问。

    殷博士说话不急不缓,让原本狂热的学生们冷静下来。

    是啊。

    他们学习的东西,一直都是圣贤道理。

    不是因为科举他们才读圣贤书。

    是因为他们读了圣贤书,自然而然就会被录取。

    没录取是因为读得不够好,读得不够精。

    反之那些外物,才是附带的。

    特别是乙等堂的学生们,顿时羞愧难当。

    他们方才想到什么地方了。

    聂县令下意识后退半步。

    这是他一直以来学的东西。

    也是他一直以来的认知。

    如今在他之前从未听过的县城县学里,听了让他发自内心羞愧的话。

    聂县令嘴唇微动,竟不知说些什么。

    他或许是个进士,或许他科举成绩很好。

    却远不如此地的教谕,夫子,博士。

    他同殷举人殷博士相比,才是无知的那个。

    他们两个同样在鼓励学生好好考试。

    一个用功名利禄。

    一个用圣贤表率。

    老吏看着自家少爷,这次没有说话。

    突然知道,为什么少爷的叔叔要把他放到这了,明明在翰林院做得还不错。

    却一定要让调任地方。

    或许,这才是他少爷正学习的地方。

    一所好学校,能教育的不止学生,甚至还有地方官员。

    纪元抬起头,同教谕,同窗一起祭拜先圣先师。

    纪元看着燃起的烟火,在先圣们的眼前飘过,似乎穿越千年,看到先圣先师们的神采。

    举业,德业。

    合二为一。

    四书里的修齐治平,到五经里的言事相兼。

    这些圣贤道理或许会被曲解,但最终也要回归根本。

    所以像聂县令说的功利科举也好,像殷博士说的德业也好。

    从来都是不冲突的。

    当然,要守好本心。

    很难,非常难。

    因为要守住本心,就要一辈子守,稍有疏漏,便会功亏一篑。

    纪元忽然想到他来县学之前,赵夫子问他的话。

    汲汲于斯道,汲汲于天下。

    选哪一条。

    前者,可以理解为圣贤道理,也可以理解为功利科举。

    后者,可以理解为天下人考虑,也可以理解为以天下人利益为私利。

    无论是哪个,似乎都有很多弯路。

    他又想到小纪元他爹的死,小纪元她娘的死。

    他想选哪一条,好像有结果了。

    重来一世。

    若不做点什么,怎么对得起自己读的书。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