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考科举_第12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123节 (第2/2页)

路。”

    按照天齐国律法规定,凡秀才以上功名,每三个月可以领一次俸禄米粮。

    这算是朝廷对读书人的补贴。

    不管是赵夫子,还是从府城回来的小河舅舅李耀众李秀才,都能按时领取。

    而县学的夫子们,最低也是秀才。

    他们靠着县里发的俸禄,以及县学的米粮银钱,这才能维持住一家老小的生活。

    更厉害的,诸如殷博士,罗博士这种,县里还会额外拨钱给补贴。

    如果这三部分银钱被克扣掉,日子就会艰难,也不能专心教学。

    正荣县县学夫子们名声在外,随便出去教书都会拿到不菲的教资。

    这样很容易被挖走。

    纪元听明白了。

    刘嵘是怕新来的县令克扣老师们的奖金跟工资,然后这么好的老师们跑路!

    毕竟老师也是要吃喝的,老师也有一家老小要养。

    有言道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也有人更讲什么,读书耗费银资考上的官,必须要捞回本才成。

    这种官员一上任,第一件事便是捞钱。

    刘嵘怕的就是这种人。

    纪元昨日听教谕说了一些,大概猜得出对方的来历,肯定非富则贵,应该不会贪图小利。

    虽然不能明说,纪元对刘嵘道:“新县令应该不会这么做。”

    昨日纪元是参加了宴会的,刘嵘还听祖父讲,县令同县学的人说了好一会的话。

    纪元那会就在旁边。

    或许那时候听来的?

    纪元安他的心:“放心吧。”

    纪元虽然知道县令是新科进士,又是京城人士。

    可不知道这消息能不能说,自然闭口不言,只挑能说的讲。

    刘嵘倒是放心了,纪元都这么说,应该没错?

    只要县学没有变动,至少在他考上秀才之前没有变动即可。

    这里的夫子,可不是哪都能找到的。

    接下来一段时间,县学里都在讨论即将过来的新县令。

    大多数人想不到那么多,只是好奇新来的长官。

    九月下旬人家就要来了,难免多讨论讨论。

    纪元又恢复放假的学业。

    上午四书,下午礼记,晚上春秋。

    抽空还要给安纪村回信。

    八月底秋收已过,耕地也翻整好,就等着做青储料。

    按照之前说好的,安叔公,安大娘子负责技术,安二娘子负责记账杂务。

    村长管着新招来的人,利落地在安纪村找到合适的位置。

    那位置地方平整,又距离安叔公家之前的九口窖不远,还能近邻主路,以后方便运输。

    但凡纪元说的点,他们都牢牢记住。

    八月十五之前,青储料的需求在三十九万斤。

    十五之后,县里许多人听说青储料的事,也去安纪村预定,就连农司那边也被指挥营托付,预定了十万斤的。

    算下来,如今的需求已经有五十七万斤。

    所以安纪村更加忙了。

    挖窖,收秸秆,收野草,分类,铺料,调配料水。

    很多人都说,明明之前这个时候,就是农闲了,现在却比农忙还要忙。

    但大家都知道,这事做好了,是能挣钱的!

    一想到挣钱,谁会不卖力啊。

    里面还有个小插曲,安二娘子的弟弟李耀众说什么,现在事情多,还想插手,被安二娘子几句话点了回去。

    好像也没跟她弟说什么,只在干活的时候讲:“安纪村的买卖,难道他们那也想一起做吗。”

    这句话让村里人警觉。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