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节 (第1/2页)
进到里面,纪元才明白怎么回事。 这,这书房的书,怎么这样多! 看到纪元眼中的惊讶,罗博士颇有些自豪道:“这是老夫几十年来的收藏,不错吧?” 岂止是不错。 尊经阁的书够多了吧。 罗博士的书竟然不遑多让。 罗博士还拉踩起来:“县学里的书,多是官方发下来的,我这的书可是珍藏,其他地方轻易买不到。” 若一户人家,说他家财万贯,普通人只会觉得他家有钱,并无触动。 但要说他家藏书千百,那就不同了。 藏书不仅需要金钱,还需要积累,更是需要时代积攒。 古代印刷业又不像现代那样,什么都能影印出来,有些书不会再版,买起来颇为困难。 像钱飞他家确实有钱,但想要买藏书,却没有门路。 故而他家也是四处搜寻。 不说钱飞,便是县学藏经阁,也是只有世面常见的书籍,像这种私人珍藏,那是没有的。 “这里的书,你都可以借。”罗博士道,“但借一本看一本,写一篇感悟。” “若借了书,却没写感悟,以后不许再借。” 纪元大喜。 感悟而已。 只要能读这里的书,感悟又算得了什么。 他这不仅拜了春秋夫子,更像坐拥一个私人图书馆啊。 好,太好了。 纪元对书籍的喜欢溢于言表,让罗博士暗暗点头,不错,这学生像他。 今日的课业开始。 罗博士扫了一遍纪元的笔记,已经记住他缺失的部分:“你的问题,倒不在于理解,而是对子书史书的匮乏。” 子书,就是庄子,列子,墨子等等,这些书是对儒家经典的注释。 史书不用说,则是各朝典籍。 总的来讲,纪元的理解能力超越旁人。 但看的书太少,知道的佐证不多,所以很多地方理解不了。 之前说过,一部经典经书,里面不仅有经书本身的意思,经书也会加入其他书籍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纪元只看经书本身,自然是不行的,必须多读多看。 再有一些字词的上古含义太过抽象,需要逐字解读。 罗博士从头说起,纪元手底下笔记也记得飞快。 一个讲,一个学。 罗博士原本讲得还慢些,见纪元跟得上,就不再放慢速度。 一个时辰下来,罗博士讲的酣畅淋漓,纪元也重新对儒家经典有了新的认识。 原来这句话竟然是这个意思,原来不同的人竟然解读的方法可以南辕北辙。 原来还有不少冷门的大家,说的意思那么有趣。 站在书房外面,等着给两人送宵夜的罗博士儿子,听着老爹不停气地讲课,怎么就想到自己小时候。 他小时候,老爹还年轻,也喜欢教人读书,第一个学生自然是自己。 他爹教的快,自己却怎么都听不懂,气得他爹拿着竹竿想打人。 那会他爹教书的速度,好像还没这个快? 等会,他不会才是他爹不想教书的原因吧? 送茶水点心进去,罗博士儿子被罗博士瞪一眼。 怎么感觉就是自己的缘故啊! 今日的课上完,纪元又被留下吃些点心再走。 罗博士想到什么,随口问道:“你每日还要练书法?什么时候练。” 纪元字的变化,罗博士自然看出来,故而有此一问,也是想让他不要松懈,继续坚持的意思。 纪元老实回答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