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之路[慢穿] 第124节 (第2/3页)
是在臣子家里被人捧惯了,性格比较高傲霸道,回到宫里好不容易见到父皇额娘,他自然十分期盼能够得到亲生父母的重视。 可惜他的额娘惠嫔乌拉那拉氏对他这个儿子确实非常重视,心疼这个从小就不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儿子,对他十分疼爱。 在母爱方面得到满足以后,胤褆在父爱方面,就感觉有点不大满足了。 毕竟他自认自己作为父皇的长子,父皇应该非常重视自己才对。 可只有年初回宫的时候,见过一次父皇外,其他时候胤褆确是很少能够见到康熙这个父皇的。 对比了一下胤褆在民间见到那些父子之间的相处模式,他还是有点不大适应作为皇子跟康熙这个皇上之间是怎么相处的。 本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要是康熙这个父皇对所有的皇子都一视同仁,并不经常见面也就算了。 可胤褆看到自己父皇天天把太子弟弟带在身边教导,凭什么太子弟弟就能够天天见到父皇,还能够得到父皇的疼爱呢? 感受到其中的不公平,胤褆到底还是一个孩子,心里自然会不平衡,不自觉的会想着跟胤礽比一下。 可惜越是对比,就越能够发现自己就好像是一个捡来的孩子一样。 这让一向作为臣子家中心,非常受人重视的胤褆心里落差非常大了。 胤褆开始针对起四岁多的小太子,觉得只要自己向康熙这个父皇证明,自己比太子弟弟厉害多了,父皇就肯定能够更加疼爱自己一些。 那种不服气的心里,宫里是个人都能够看得出来。 胤褆作为自己第一个能够活到这么大的孩子,康熙自然也是看重大儿子的。 康熙觉得自己可以跟二哥福全做到兄友弟恭,成为一对好君臣,自然也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够和睦相处。 康熙觉得自己以前没能够享受到的父爱,一直被自己父皇忽视的苦楚,自己一定不能够让自己的孩子也体会到,因此对每个孩子他都是比较看重的,会经常过去看看关心一下孩子们。 胤褆当然也在被关心的行列当中,可惜就是体会过康熙对自己的关心,作为孩子的胤褆才想要更加受父皇的重视,希望能够得到康熙这个父皇更多的关注和爱护。 可惜即使是实际上的长子,康熙到底十分忙碌,能够在忙完国事之余,分给胤褆的关注十分有限了。 跟太子可以随时见到康熙这个父皇,可以享受到父皇绝大部分的关心关注相比,胤褆发现自己和后面的几个弟弟,就跟捡来的一样。 惠嫔对于这个好不容易才活下来的儿子,自然是十分关心的,因为儿子喜欢跟太子处处较劲的事情,惠嫔也是伤透了脑筋。 劝了胤褆不知道多少遍了,让他不要在明面上跟太子过不去,这让太皇太后和皇上看了,万一惹得他们不高兴怎么办? 可惜胤褆到底不是在惠嫔身边长大的,长到五岁多才回宫,他的性格已经初步形成了,自然不怎么听惠嫔这个还不是十分亲近额娘那些劝告的话语的。 胤褆作为上书房第一个入学的孩子,所享受到的师资力量自然是十分优秀的。 康熙对皇子的老师那是选拔得十分严格的,不是最好的,也不会安排来教导自己的皇子们。 本来胤褆听说如今四岁的太子已经会背诵三字经了,想着自己大太子弟弟两岁,提前进学了以后,比他多学两年,在学识方面肯定能够比得过太子弟弟。 可惜胤褆已经学了一段时间了,才发现那些字认识自己,但自己不认识它们啊! 他怎么都记不住老师们教的那些字要怎么背诵怎么写? 尽管他已经使出了所有的力气,十分的努力想要把书本上的知识装进脑子里面,可惜才记住这边,就忘记了前面学过的那些! 在努力了好几个月以后,发现自己确实不是那块读书的料以后,胤褆只能够想着通过其他方面来胜过太子弟弟了。 仗着自己比太子大两岁,胤褆觉得在体力方面,自己绝对比太子厉害多了。 脑子不行,自己起码能够在武力方面胜过太子吧。 康熙看着大儿子绞尽脑汁的想要胜过太子,拼命读书练武的样子,还是感到非常欣慰的。 他虽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之间能够兄友弟恭的和睦相处,但也不想见到自己的孩子一点本事都没有。 孩子们之间能够进行良性竞争,你追我赶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