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搞运输_我在八零搞运输 第20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我在八零搞运输 第201节 (第3/4页)

从下手哩?

    林北双臂搭在桌子上,探身分析道:“假如你家有电视、冰箱,他家有收音机、自行车,我说你家生活水平比他家好,”见有人不赞同,他笑着说,“你们可能反驳我,说他家财不外漏,不稀罕买那些有的没的,但是你敢保证你一辈子不买电视、冰箱吗?我敢保证我们步入到二十一世纪,你至少买一样。”

    “人家早你十年、二十年买电视和冰箱,早早的摆脱了通过书面信息了解社会和世界,提前享受冰箱带来的便捷。

    所以说生活水平的提高表现在物质生活的多样化,生活的便捷化。”林北长篇大论一顿输出,多数人认同了他的说法。

    也有人不认同林北的说法,徐达峰就是其中之一:“钱都花出去了,倘若遇到啥事情了,那就抓瞎了,所以说钱得攒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刚刚认同林北的人开始反向倒戈:“只要想到我手里没钱,这心啊就开始慌了。不行,不能掏空家底买大件,得攒起来应急。”

    林北没跟他们杠,也没逼他们非得认同自己的观点,以跟他们唠嗑的口吻,随口说:“有一个笑话,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说过,20年前英国人来咱们国家拍摄纪录片,许多国家包括港澳、宝岛通过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了解到咱们国家人民穷的一个家庭共穿一套衣服,八岁大的孩子居然不知道鸡蛋、白面的味道。内地形势变好了,港商来到内地,见老百姓早上吃油条、茶叶蛋,喝豆浆、胡辣汤,他大呼小叫抓住老百姓问他们怎么可能吃的这么好。”

    “不知道你从哪里听到的笑话,但是据我所知,那位捐机器的华侨来到咱们这片土地上,他调侃道‘市民一顿吃两个茶叶蛋,哪里穷了’。”池午柏走到人群中,把名单递给林北。

    “英国人、美国人也有吃不起面包,喝不起咖啡的,本国的阶级矛盾非常严峻,他们不报道他们国家的穷人,大老远跑到我们国家拍摄我们国家的穷人,这样可以转移注意力,让民众知道世界上居然还有国家民众穷的一辈子没有吃过鸡蛋,有了对比,穷人满足现状,危机被平安度过。拍摄者被民众追捧,收获名和利,得到贵族的青睐,一朝实现阶级跨越也不是不可能,他们从此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却对损害我们国家国际声誉的事只字不提,领导在国际上喊话,跑断腿为国家恢复声誉,看来收效甚微。”家里有个励志当外交官的人,林北想不知道发达国家靠抹黑自己国家转移国内矛盾很难。

    大家把林北说的话当故事听,听到最后,脸上的笑容凝固,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怒容。

    林北说了几句不相关的事活跃氛围,最后把名单递给池午柏:“就在你这里签合同,我明天上午八点过来,麻烦池主任通知大家。”

    说完,林北掀开布帘离开。

    林北走了,他的影响没有远走,在不断发酵。

    他下一站到望湖街道办事处。

    孔国贤正在带领街道干部到五保户家慰问、铲雪,柏油马路上的积雪被公交车轧的瓷实,人行道上的积雪被行人踩实,滑不溜秋,大家走的格外艰难。

    才下完一场大雪,也不知道独居老人现在是什么情况,他们必须去看看,不外出不行。

    林北到了街道办,里面空无一人,他等了一会儿,别说人了,麻雀都没见着。

    林北干脆骑车回了一趟家。

    他看见了啥,看见了他家小孩和一群大孩子在巷口打雪仗,小孩捧着一个小雪球,笑没了眼睛跑去砸人,雪球没有丢出去,人先倒雪地上,一群孩子不约而同停战,一拥而上捧雪埋他。

    人群离开,小孩破“雪”而出,就听见背后有人喊他,他扭头,一个巨大的雪球正飞向他,落点是他的后背,小孩啪叽埋在同一个坑里。

    林北不顾形象哈哈大笑,走过去,把他挖出来。

    “爸爸,提高点。”林聪蹬腿甩肩,抖身上的雪。

    林北没做多想,抬了抬手,就收到两团雪。谁能想到这么小的孩子藏了一手,偷偷抓了两把雪,他单手抹掉糊在眼睛上的雪,把做了坏事乐不可支的小孩扛在肩上,单手推车回家。

    年前办喜宴的人多,好多人找余好好订鸭子。生意差了一天五六个订单,生意好了一天十好几个订单,一天得宰杀上百只鸭子,杀鸭子都杀不过来,余好好哪有时间出摊卖鸭子。这不,余好好不出摊了,一门心思在家杀鸭子,没想到有人专门找上门买活鸭。

    爷俩回到家的时候,余好好正给顾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