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搞运输_我在八零搞运输 第19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我在八零搞运输 第195节 (第1/3页)

    林北一边吃咸菜包子,一边拿铅笔在地图上画路线。

    龙兴不用去了,倒是可以去崔南县,但是要到小林场乘坐火车,去崔南县的计划暂时搁浅。

    正要拿旗帜带领大家离开的林北听到有人骂他,他扭头,看到昨天晚上的那群人。

    林北昨晚趴柜台上和招待员聊天,见两人聊的那么火热,唐善华以为林北是当地人,看到林北,只是嫌弃的皱一下眉,很快收回视线,愤怒捶桌子:“人工枸杞没有任何价值,黑心商人背着大家收购人工枸杞,没有一丁点道德底线。”

    早晨,唐善华心情特别好打了领带,往头上抹了油,还喷了香水,理了理西装,穿上羊绒大衣,风度翩翩下楼,撞见一群人在一楼议论“伪科学”论,他气的打了一个喷嚏,跑楼上穿了一件军大衣下楼,又撞见一群人议论一位大老板收购了后齐的全部枸杞,唐善华气的身体颤抖。

    一旦伪科学论和后齐的枸杞被一个大老板收购光的消息传了出去,他怎么扬名立万。

    唐善华请一群人吃饭,鼓动他们找出商人,给商人拍照,再亮出记者的身份,一旦商人不停手,休怪他们把商人的照片刊登上报。

    记者想要出名,学生无脑相信海归,不管他们的出发点是什么,总之被唐善华调动了情绪,他们情绪特别激动,嚷嚷要逮到商人,公布商人的丑行。

    林北还有事做,没打算浪费时间跟他们掰扯,他带着众人离开。

    走了一段路,林北掏出旗帜带领大家下乡。

    好多人住在坝坝上,不像他们住的那么密集。

    上了坝坝,远远听到猪在惨叫,林北寻着声音走过去,看到一群汉子把一头黑毛猪吊起来。

    “老板,猪咋是黑的,能吃吗?”一头尖嘴黑猪嗷嗷的叫,冲击着胡翔的世界观。

    不仅胡翔震惊,其他人也震惊。乖乖,这里的猪比他们那儿的猪嘴巴尖,一身乌黑的毛发堪比乌鸦,肉能好吃嘛!

    刮了毛的黑毛猪跟他们那儿的猪一个色,众人:“……”

    林北走上前,递给一个大叔一根烟:“叔,谁收猪?”

    林北一口外地口音,他们这么多人,会怕一个……即便林北身后站了一群人,他们也不怕。

    只抽过旱烟的张平不动声色把烟装兜里,林北又递给他一根烟,他才开口:“自己家留半头猪,卖给亲戚朋友半头猪,用不着卖给收猪佬。”

    “留半头猪?”要不是林北见他们生活不咋滴,真以为这个村子人人是富豪。

    “灌腊肠,晒腊肉,半头猪还不一定够呢,等亲戚家宰猪,我再弄半个猪头。”说话间,张平把烟装进了兜里。

    “他幺爹,别唠嗑了,赶紧做杀猪菜。”把肉条铺在化肥口袋上的女人喊。

    不敢跟婆娘顶嘴的张平围上围裙,端一盆猪血钻进了灶房。

    又有人端一盆猪肉进了灶房。

    林北理解不了他们对吃的执著,但是对张平口中的腊肠、腊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林北带人离开,考察这里的人是不是都灌腊肠、晒腊肉,经过他考察,证实了一件事,甭管他们穷成啥样,他们家里都会有腊肠、腊肉。

    中午,林北花钱到一户人家吃饭,让他们做腊肠和腊肉。

    这里的人用木桶蒸米饭,腊肠放米饭上蒸,用蒜苗炒腊肉。

    林北是典型的淮市口味,他吃得惯腊肠、腊肉,淮市大部分人也能吃得惯它们,林北眼睛闪烁盯着腊肠、腊肉。

    第171章 171

    在不了解后齐村民性格喜好的前提下, 林北没有冒然提出买腊肠、腊肉。

    不过上午一路走下来,林北注意到一件事,村里的女人喂猪喂羊围着孩子灶台转, 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有的村里的男人手始终插在袖子里和人东家长西家短, 吃饭都不愿把手拿出来,恨不得媳妇喂他, 有的村里的男人勤快的让林北羞愧, 就如接待他的这家人, 大娘说自从她嫁给老汉,就新婚那天她烧了一顿饭, 老汉嫌她烧饭不讲究, 自此不让她靠近灶台。

    灶房的窗户巴掌大,被化肥口袋里的薄膜糊住, 不咋透光,屋里黑黢黢, 土墙被油烟熏黑, 腊肠和腊肉挂在梁上。

    林北收回视线,盛了一碗米饭回到堂屋。

    正在劈竹篾的冯老汉瞥林北一眼,低头干活, 他身后堆了一堆背篓,天气好了拿集市上换些粗盐。

    县里头才能买到细盐,比粗盐贵,他活这么久, 没见过细盐, 他们买回来粗盐,把粗盐捣碎或者用擀面杖把粗盐擀碎, 冯老汉想碎了的粗盐应该和细盐没啥子区别。

    “大叔,我一路走来,发现你们这里平原少,都是丘陵和大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