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搞运输 第179节 (第1/3页)
得嘞,这位也没从他爹那么学到如何烧炉子。 林北放下蜂窝煤,看了一圈院子里有啥可以烧的,院子里只有一堆树叶,除此之外,啥也没有。林北打开侧门门闩,房子右墙爬满了爬山虎,满墙苍绿的盛况不在,满眼的荒凉,脚下是连成片的枯草,林北踩在枯草上,花园河的坝子和住宅区地面齐平,林北穿越枯草来到坝子上,他站在坝子上眺望远方,是连绵不绝坠满了海棠果的海棠树。 花园河对岸也栽满了海棠树。 他视线所能看到的地方没有桥,岸边停了几艘木船。 林北卷了卷袖子捡树下的树枝。 林聪扶着侧门看爸爸,爸爸从他视野里消失,他蹬蹬蹬跑到坝上:“爸爸。” 林北臂弯抱了一堆树枝,直起腰扭头喊:“过来帮爸爸捡树枝。” “好。”他张开手臂跑向爸爸。 父子俩一左一右捡树枝,很快捡了一大抱树枝,林北用空着的手牵着孩子回家。 回到院子里,他放下树枝,掐了一堆树叶过来,拢了拢树叶,从兜里掏出火柴点树叶,树叶熊熊燃烧,林北在树叶上架起了树枝,树枝的加入,火烧的更加迅猛,他夹蜂窝煤,把蜂窝煤放树枝上。 余好好着急道:“人家都是在炉子里点燃蜂窝煤的。” 林聪趁着妈妈没留意靠近火,被妈妈扯着衣领拽了回来。 余好好没撒手,又重复了一遍。 “谁规定不能在炉子外边点燃蜂窝煤?”林北手肘搭在腿上,扭头笑着说。 余好好干巴巴说:“……没人规定。” “能把蜂窝煤点燃就好,管他用啥办法。”林北问林聪,“爸爸说的对不对?” 林聪大声喊:“爸爸说的对。” 余好好点他脑门:“你爸爸说的对,那妈妈呢?” “妈妈比爸爸说的对。”林聪双眼弯弯笑。 “小马屁精。”余好好撒手,走进灶房。 火灭了,林北把两块烧着的蜂窝煤夹进炉子里,到灶房夹一块蜂窝煤放进去,蹲下来研究进风口和盖进风口的盖子,林聪挨着他蹲下:“爸爸,这个洞干嘛的?” “哦,它啊。”林北想了一下说,“顾凡老师之前做过一个实验,他点燃蜡烛,拿一个透明的玻璃杯罩住蜡烛,烛火砰一下灭了,老师是不是说火能燃烧跟我们呼吸的氧气有关?” “老师说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空气中的含氧量越少。爸爸,你没有我和妈妈呼吸的氧气多,你缺氧,所以经常坐着、蹲着,是吗?”林聪忧心问。 林北抬头看阴沉沉的天空,做三组深呼吸,心平气和将话题拉回刚刚那个话题,指着进风口说:“这是进风口,和炉子上面通气。”提到通气,林北猛然意识到他没有对齐蜂窝煤,他窜起来,拿火钳把上面的蜂窝煤夹到地上,夹第二块蜂窝煤和第一块蜂窝煤洞眼对齐,然后他夹第三块蜂窝煤,和下面的蜂窝煤洞眼对齐。 林北镇定说:“看到一眼望到底的洞眼没?进风口的风穿过洞眼,给蜂窝煤输送它燃烧用的氧气,蜂窝煤熊熊燃烧,”他拿起盖子半盖进风口,“进入炉子里的风减弱,火势减小,”他把盖子上的洞和进风口凸嘴上的洞对齐,“进入炉子里的风又减弱了,火势又减小了,”他完全封闭进风口,“我们不用炉子做饭,这样盖住进风口,能节省用蜂窝煤。” 林聪点头,他记住了。 林北打开盖子,当最上面一块蜂窝煤烧着的时候,他盖上盖子,把炉子拎进灶房,余好好接一水壶水,把水壶放到炉子上。 林北到院子里拿毛巾掸衣服,把毛巾挂绳上,又把老红糖放进灶房,推自行车到巷子里:“该走了。” “嗷。”林聪跑屋里拿小书包出来,林北搂起他,把他放到二八大杠上。 余好好换了一件外套和一双鞋,她背单肩包跨出门槛,转身关上门,锁上门,小跑出了院子,锁上院门,跳到车后座上。 “走喽。”林北骑车横穿新台区,从铁轨上碾过去,到了怀庆三路信用社。 “我请信用社的人吃饭,你俩先进去,我找地方停车。”林北把林聪放到地上,林聪牵着妈妈阔步走进信用社,林北把车停到电线杆底下,大步走进信用社。 他抬头看墙上的钟,还有三分钟就下班了,林北靠近窗口,弯腰问:“你们行长呢?” 柜员指了指旁边接待室,朝林北笑:“有人找我们行长询问事情,不过我早晨跟行长说了,行长说林老板请客,大伙儿一个不许少,必须带家属,要狠狠地宰林老板一顿。” “你们行长可真狠心。”说完,林北没有打扰柜员工作,他坐到长椅上,拍了拍身旁的位置,他俩比赛跑过来,余好好轻松坐下,林聪趴在长椅上翘腿,小短腿翘到长椅上,又滑下去了。 赵群宏在接待室隐约听到林北的声音,他打开门,就看到这幕,林北朝这边看过来,赵群宏朝林北招手,让林北等一下。 “老赵,谁找你呀?”孔国贤走到赵群宏身后,一家三口出现在他眼里。 “小林,他今天请我们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