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搞运输 第141节 (第2/5页)
在桑超英没有明确提跟女方分手的前提下,林北不愿意跟女方亲人直接杠上。 林北算了一下,他处理好制药厂收购生姜的事,桑超英肯定回来。因为一旦桑超英不回来,采购枸杞的事一直定不下来,礼盒赶不上元旦卖,所以桑超英二十号之前必须回来,林北决定二十号前往店里。 回老家的路上,林北顺带到各个材料商那里收一下回扣,轧钢厂离县城近,林北最后一个到轧钢厂收回扣,顺便在轧钢厂解决了午饭,死气八咧赖在赵康的办公室喝茶。 在林北拿了钱还没有离开的那一刹那,赵康的心猛地落地,飞快弹起来,升的老高,嗓音微颤带他看徽章,留他吃饭,这人像跟屁虫一样跟他回办公室,喝他的茶,看他的报纸,赵康:“……” 林北给自己续了一杯茶,拿一份前几期的报纸看。 “林老板,你有什么需要直说。”赵康无奈说。 林北抬眼看他几秒,低头继续看报纸,在赵康开窗透气的时候,林北突然说:“赵厂长,其他厂都在探索改革,你们轧钢厂也是改革先驱吗?” 林北这句话把赵康问懵了,赵康愣了一下神,笑着反问:“只要有人建房子,我们轧钢厂就不会倒闭,我们需要改革吗?” “原来你觉得钱多了烫手。”林北恍然道。 赵康:“……” 放屁,谁会觉得钱烫手。 赵康眼睛瞪的吓人,林北笑着摆手:“我理解错了,您是有追求的,肯定不甘心厂房就这么一丁点大,未来肯定想方设法扩大厂房,肯定会建一个分厂,拨一批人过去,专门研究跟钢相关的产品,你们既然能研究钢,肯定也能研究铁,生产一批铁皮盒子。现在大家花钱方式不一样了,一些人追求国外牌子,我发现国外生产的食物用铁皮罐子装,似乎拿铁皮罐子装的食物出门吃,或者招待客人,特有面子,国内某些聪明人大概率会抓住这个机遇,迎合某些人的需求,弄一批铁皮罐子食物,我觉得其他金属厂没有研究生产铁皮罐子前,您抓住这个机会,把铁皮罐子搞出来,一定有人买你的设备,即使他们没有足够的钱买设备,也会从您这里进铁皮罐子。” 赵康一个健步冲过去,一把夺下林北手中的报纸,报纸上恰好有一张照片,是一张货架上整齐摆放外国货的照片,他就知道和前几回一样,这货看了报纸,才会说出这么引人心动的话。 即使赵康知道这货别有居心,他也拒绝不了这货的建议,实在是这货的建议太好了。 赵康在心里评估出这个主意未来回报率极高,已经有了打算,却在林北面前装模作样说:“建分厂不是那么容易建的,起码需要两年才能建成。周期太长,投进去的资金太多,咱们厂得承担巨大的风险,我一个人无法做主,得和几位骨干经过数月的讨论,讨论出值不值得咱们厂冒风险建立分厂,如果得出值得咱们冒风险,还要向上面打报告,上面批不批准还不知道呢!” “……赵厂长,您知道黄花菜是怎么凉的吗?”林北笑眯眯拎着钱袋子离开。 赵康站在门前伸头看,确认林北走了,他火急火燎召集老伙伴们开会,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决定是否建分厂,如果确定下来,他马上跑上领导家里撒泼打滚,假如领导不吃这一套,他就捋起袖子摁着领导的头让领导批准这个项目,下年开春必须开工动工建厂房。 第121章 121 赵康站在会议室里, 视线在一张张“按部就班”的脸上掠过,想到一刻钟之前,他也是其中一员, 耳根倏然发烫。他喝一口凉茶压下臊意, 清了清嗓子说:“老伙计们, 只要其他厂寻求改革的消息传到咱们厂里,厂里立刻响起咱们厂不需要改革的声音, 声音大如春雷。” 在座的人脸上皆露出骄傲的神色, 赵康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 半晌,他抬眼, 目光沉重, 声音陡然上扬:“今天,乃至以后, 我一定会把这句话时常挂在嘴边,落后就要挨打。”他深呼吸一口气, 声音缓慢洪亮说, “同志们,其他厂子都在寻求改革,都在发展, 咱们厂子却原地踏步,到最后可不就落后了嘛,到时候肯定被其他厂子吃的骨头渣都不剩,所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