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第1/2页)
更何况。 京大古文物修复系就她一个人,答辩老师也都是熟面孔,想来是不会为难自己的。 再不济自己真遇到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时,还有老师可以出手替她“舌战群儒”。 在青铜器修复的领域里。 杨老只要开口,其他答辩老师就只有默默点头,然后补上一句:杨老说的好,在下受教了。 “我答辩老师是严教授,我仿佛已经看到延毕在向我招手了。” “不至于,本科答辩又不是研究生答辩,答辩老师应该不至于太为难你的。” “那是你不知道我逃了他们多少课。” “……” 两人收拾好资料,一同离开了女生宿舍。 金融系和古文物修复系的毕业答辩场地不在同一座教学楼,两人在岔路口分开,相互祝了一句对方好运。 秦枝一个人朝着古文物修复席的老楼走去。 自从大四开始在国家博物馆实习后,她已经有过一段时间没有来过这栋老楼了。 进入教室。 杨老、王教授等几位文物修复专业的教授都已经抵达了。 这些人不仅仅是京大古文物修复系的教师,身上更是兼着国家博物馆、故宫等单位的高层领导身份。 上一次这么多修复界大佬汇聚,估摸着还是某座大墓出土的时候。 “各位老师好,我是本次参与毕业答辩的秦枝,我的论文题目是……” 秦枝深呼了一口气,迈步上台侃侃而谈。 古文物修复系就她一个学生,所以也不存在毕业答辩需要排队等待的情况。 大屏幕上。 秦枝通过ppt展现着论文中的论点。 从客观上说,这份毕业答辩的论文和ppt已经是远超往届的水平了。 毕竟以往的毕业生都是在网上下载图片作为论点的依据,而秦枝则是亲身参与了秦皇陵铜车马的轮毂修复工作,两者之间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五分钟后。 秦枝的论述讲解完毕。 场下的教授们纷纷点头,显然是很满意秦枝的陈述。 “小秦,说说你论文中提及的两架铜车马的作用吧。”王教授随口提了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 秦枝微微点头:“根据《晋书·舆服志》中记载,一号车为立车,由驾驶人站立驾驶,多为作战时将领乘坐的戎车。” “二号车为安车,《史记·儒林列传》中曾言:于是天子使使束帛加璧,安车驷马迎申公,弟子二人乘轺传从。故此车多用于王公贵族坐乘。” 王教授微微颔首。 邻座的方老教授随即开口道:“小秦啊,展示一下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