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2/2页)
不少宫婢,可是还有一定数量的宫婢留了下来,转而伺候薄细君母子。 要是换做脾气暴躁的栗姬或心思细腻的王美人,肯定会把窦太后留下的宫婢遣散得一半。但是到了薄细君这儿,一是因为软弱的性格让她不敢动窦太后的人,二是因为刘瑞觉得,留着窦太后的人也好,至少对刘启的妃妾而言是种威慑,同时也能保护自己,所以在先帝去世后,各宫都遣散了一批宫人,唯独椒房殿是个例外,倒是让窦太后和刘启为之侧目。 “我的儿啊!你可终于醒了。”伴随一阵匆匆的脚步声,裙摆纠缠的薄细君(此后称薄皇后)终于赶到儿子床边,伸手贴着刘瑞的额头,然后又看看刘瑞的舌头,终于松了口气:“你可吓死阿母了,突然晕在回城的路上……也不知你这几月……” “儿子自牙牙学语起便承欢于大父膝下,受其教导,感其慈爱。”刘瑞说着说着,泪水便止不住地留。 在场的宫女也都是人精,无不掩面哀戚。 “为人孙者,只恨此身……难以回馈大父的恩情。”刘瑞说到激动之处,抬起袖子挡住泪颜,可暗地里却是握紧薄皇后的手,用眼神示意傻白甜的老娘可别瞎说了。 即便是在送葬回宫的路上晕倒了,那也是因“悲痛过度”,“恨己不争”不争的晕倒,可别说出什么抱怨的话,把他在灵堂和这几月里打下的“至纯至孝”的名声扭曲成了“表里不一”,“贯装样子。” 虽然在老刘这儿,“表里不一”是褒义,可是为着七个月的付出,十二个体力丹的成本,他可不能毁了自己孝孙的招牌。 不然他得活活气死。 作者有话说: 参考文献拟定了下刘启诸子的出生排位。 老大,刘荣,公元前173年出生,母栗姬。 老二,刘德,公元前172年出生,母栗姬。 老三,刘阏于,公元前170出生,母栗姬。 老四,刘余,公元前169年出生,母程姬。 老五,刘非,公元前167年出生,母程姬。 老六,刘发,公元前166年出生,母唐姬。 老七,刘彭祖,公元前166年出生,母贾姬。 老八,刘端,公元前165年出生,母程姬。 老九,刘胜,公元前165年出生,母贾姬。 长女,阳信公主,公元前165年出生,母王娡。 次女,沁水公主,公元前163年出生,母王娡。 老十,刘瑞,公元前163年出生,母薄细君。 三女,信乡公主,公元前161年出生,母王娡。 老十一,刘越,公元前157年出生,母王儿姁。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