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医[六零]_草原牧医[六零] 第34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草原牧医[六零] 第348节 (第2/3页)

有人发现哪只藏羚羊有不对劲的地方,无论是身上有结节还是鼻孔嘴巴处有脓液鼻汁,亦或者眼神没有神、皮毛粗糙干燥,都会立即投石攻击后扑过去——就算是野生动物,如果生病了,也必须扣下来好好医治才行。

    山路难走,在高原防疫治疫的工作比想象中更不容易。

    虽然全国现在各方面人才都稀缺,但林雪君还是觉得这次她带人带少了。

    挖雪窝子一群人挤在一起睡觉,吕团长还要点着篝火带队守夜巡逻。

    远离雪山时能搭帐房,但为了防狼等野兽,还是要值夜巡逻。幸而在第二个抗疫营盘里,藏族县长除了派出两个小伙子给他们带队、帮他们干活外,还让这两个小伙子带出两条猛犬藏獒。

    要是有野兽靠近,离很远时藏獒便开始狂吠示威。

    大型犬的吼叫声浑厚而高亢,即便是它的主人听到也会产生生理上的惊惧感。小型野兽总是被吓得立即转身远遁,不敢轻易靠近行路的人群。

    队伍中的外来‘客人’们总是一脸肃穆,在艰难的环境中爬石头山、拽着麻绳往峭壁下斜行,人跟石头一起往下滚,实在不是件让人心安的体验。

    就是抬头看到的风景再惊艳,生死面前也没心情赏景了。

    林雪君总觉得,西天取经应该有这么一难——背负艰巨任务,穿越青藏高原去疫区,治疗两种可怕的动物疫病。

    可随队的藏族小伙和姑娘们脸上的表情却跟‘客人’们不同,面对艰险时,他们总是木着一张面孔,既不悄悄抹眼泪,也不皱着眉呲牙咧嘴,好像这与往常他们面对的所有一切都没什么差别一样。

    到了休息的时候,只要吕团长他们点燃篝火,藏族小伙和姑娘吃饱了肚子,还能站在篝火边对着月亮或者星星唱歌。

    阿木古楞作为蒙古族小伙子,也能站起身随着歌声岔开腿晃动肩膀、扭动手臂,跳几个蒙古舞动作,哈哈大笑着短暂地融入这乐观氛围。

    吸着氧的林雪君等人只能看着笑着,遗憾于实在没有力气和胆量在这种情况下唱歌跳舞。

    “看着他们,我就觉着好像生活中遇到什么苦难都没什么了。”衣秀玉抱着她的氧气筒,突发感慨:

    “都是事儿而已,遇到事儿就办事儿,办完事儿了继续唱歌跳舞,不用哭也不用伤心害怕。”

    林雪君摩挲了下衣秀玉毛毛草草的头发,笑着跟着哼唱了两句就觉得有点气短,看样子高原上不适合k歌,只能欣赏啦。

    唱歌跳舞的藏民身后,陡峭的大山从近而远,一座又一座。

    高低起伏的草原和松林与高山相映,在黑暗中连成没有边际的怪物,趴伏在大地上。

    这条路好像永远走不完似的。

    好在他们在当雄营盘地里已经把牛肺疫和马鼻疽的防治流程走顺了,要做什么,会遇到哪些困难,得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安排人手等等都积累了一些经验。

    到其他县时就更容易一些,再遇到新的问题,林雪君心态也慢慢变好,都当成经验积累,不要出纰漏就行。

    出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专注做事的态度了。

    病例册上的记录越来越多,林雪君的队伍则越来越瘦。

    每个区县、市镇、公社生产队里,会接触到牲畜或者接触过野生动物的人都要被检查。牲畜也要检查,检查完了,生病的动物入棚隔离,人也集结到一片区域里扎帐房治疗和隔离。

    每个大片区里都得留下一个人医、一个兽医(或者学会打针的藏医、土兽医),再加上两个帮忙应对各种状况的士兵,还有一些物资。

    但队伍越瘦,也代表着收置的区域增加了——得到管控的区域变多,不受控制的、可能正毫无反抗能力地遭遇疫病磋磨的人和牲畜就变少了。

    总归前路还是充满希望的,这条路总能走到尽头。

    …

    在吕团长派人回去上报马鼻疽可能的源头信息11天后,回来传信的藏民和士兵终于在5号隔离点追上了林雪君一队。

    拉萨方第一时间将消息上报,并请求提供种精的地区立即追溯当时那批种精的源头。寻找污染原因的同时,还要对其他可能也被污染的地区进行示警。

    一时间好几个省市都有了危机感,开始大范围地进行马鼻疽疫病筛查。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