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医[六零]_草原牧医[六零] 第32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草原牧医[六零] 第327节 (第2/3页)

’可不好当,很累的。学生们想跟其他专业的同学说‘你们又不需要记笔记能不能让一下座位和桌子啊’,结果一低头,那些农学、生命科学等专业的同学也都刷刷记笔记呢。

    喂!林老师在讲草原荒漠化啊!学农业的同学难道还想去沙化草原上种大头菜吗??

    学校里一些其他科系的教授听闻林雪君这节分享课一座难求,忍不住询问起学生们,林老师的讲座魅力到底在哪里?

    是增加了许多故事,讲得特别生动有趣?还是内容真的有那么不得了?

    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的确是生动的,的确是有很多课本上没有的更基层、更具变化的一线情况,但还有些教授没猜到的。

    林老师对很多知识点的见解非常犀利和新奇——

    “比如讲到我们国家的牧业环境时,她会将全球牧业模式都讲出来,美国加拿大的大农场模式优点、缺点、适合资源丰富而劳动力缺乏的国家,对我们不合适;

    “比如家庭农场模式,荷兰、德国和法国等……集约化经营畜牧业是日本、韩国可以使用的方法;以草原为中心、围栏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的澳大利亚……

    “根据这些分析总结,我们要做的是规模化、组织化,要强化畜产品质量安排,要……

    “我们的公社供销社对农牧业的服务体系还需完善——”

    教授越听眉头皱得越厉害,“对全球畜牧业都有宏观了解?”

    听起来很博学啊,林雪君到底看过多少书?

    当林雪君在农大开分享课快满1个月时,连学校里的老师教授们也陆陆续续来到课堂上,要听一听林雪君这个思路不太一样的年轻人的分享。

    后续又因为一些教授也开始公开认可林雪君所分享内容的高度和格局,在第二个月第一堂分享课时,校长终于也忍不住了。

    上课铃响前,他悄悄来到大教室后排,带着自己的凳子选了个角落放下,无视周围学生们的侧目,静静融入。

    学生们陆陆续续涌进教室,很快整间大讲堂里就变得人满为患了——怪不得上个月林雪君的分享课堂换成了学校最大的讲堂。

    这么多学生老师挤在一起,原本应该很嘈杂很难管理,可林雪君一走进教室,笑着跟大家打过招呼,教室里立即静了下来。

    显然大家都挺愿意听她讲课的,很怕吵闹影响了她的兴致。

    林雪君从容地站在讲桌前,翻开自己的教案本,状态已然与上了多年课的老教师没什么差别——姿态闲适,胸有成竹,显然她已能完全掌控这场合。

    “今天我们聊聊良种引进、品种选育和优种改良——”

    转身在黑板上刷刷书写下主题,她转身双手撑在课桌上,目光环伺一圈儿才开始条理清晰地讲解。

    她虽然没有讲特别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细节的解决办法,却宏观地将这些课目的重要性和可能给牧业带来的好处讲得清清楚楚:

    “……举个例子,山羊是胆子很大的,勇于跟狼群战斗,自己四散找食的能力很强,体格好,游牧能力强,但它们吃草根,如果真的放在草原上让它们肆意游牧,将对草原造成不可预期的破坏。

    “可如果我们想要保留山羊的优点,扭正它的缺点,就要进行优种改良。

    “虽然传统牧民和森林游猎民族们不懂得科学的优种改良方法,但他们会选择适合环境、好用的马和牲畜喂养。比如矮脚适合森林行走生存的马被鄂温克民族选择,这样的马在驯养的过程中一代代繁殖,那些最合适森林和猎户的基因便保留了下来,就成了鄂伦春马。

    “这大概是最初的优种改良,我们按照这个逻辑,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更有目的性地加速这个改良过程的。”

    林雪君讲解的过程中不时改变姿势,说到兴起处表情和肢体语言都会变丰富,感染力十足。

    学生们的情绪会随着她的声调和肢体动作及表情波动,跟着她一起兴奋,一起惊叹,时而疑惑专注地倾听,时而恍然大悟地慨叹。

    当她讲到“100只小尾寒羊一年能增群到1000只左右,1000只一年能增群到10000只左右,全国那么多养羊的牧区、养殖区,如果都养生育能力强的羊,几年内中国就能变成全球第一牧业大国”时,全场哗然。

    可林雪君话锋一转,又皱眉高声发问:“可为什么我们没有这么做呢?小尾寒羊不是已经培育出来了嘛,我在呼伦贝尔呼色赫公社不就在养小尾寒羊,为什么没有全国推广呢?是我们不想当全球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