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医[六零]_草原牧医[六零] 第20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草原牧医[六零] 第209节 (第2/3页)

站附近小宿舍的住宿环境还不错,就是听火车进站和出站的声音太清楚了。

    呜呜响过,又况且况且地响。在草原上听风雨虫鸣等白噪音睡觉习惯了,城市的嘈杂变得很难适应。幸而这时代火车班次不多,不然真会被吵得睡不着。

    第二天早上林雪君在宿舍的小食堂里吃了3个肉很少白菜很多,但面弹弹的,仍称得上很香的包子。阿木古楞在第七生产队也难得吃到白面包子,正长身体的少年,一口气吃掉了6个包子,换来林雪君的大声赞叹。

    跟盟长秘书员索布德等几位同志汇合后,林雪君陪同一起去接站。

    旧时的火车站很简陋,既没有华美的建筑,也没有漂亮的绿化,门就是门,墙就是墙,只有功能价值,没有欣赏价值。

    林雪君因为只是陪同人员,压力很小,一直站在后面东张西望。偶尔瞧见有苏俄面孔的人,便忍不住想起小时候学俄语那会儿,老师曾找来自己在海拉尔的俄罗斯朋友,来班级里跟大家做口语练习。念书那会儿正是他们最活泼的年纪,根本不当那是难得的口语课,全当好玩,总围着老师那位俄罗斯朋友问东问西,还会打听老师的八卦。

    真是无忧无虑的年纪。

    十点十分,火车延迟几分钟进站,秘书员和翻译同志立即耸起背脊,露出迎敌一般的表情。

    金发碧眼的面孔在人群中格外显眼,6位考察团一走进视野,林雪君就认出来了。

    秘书员索布德上前接迎,翻译员乌兰和对方带来的翻译随行两侧做同声翻译。双方介绍过各自身份后,挨个握手,林雪君也与对面的客人们握了个遍。

    出行时索布德表现得很热情,一直在嘘寒问暖或介绍行经之处的建筑等,只是乌兰为了效率,总是把索布德的话极尽精简,完全没有了话家常的热乎劲儿。

    林雪君走在后侧,忍不住微笑。

    这一趟出差,主角是考察团和盟接待小组,自己就是个本地老乡。是以互相介绍和礼貌握手后,出站往小轿车走的时候,林雪君一直坠在后面,不太贴队,也不会太远。

    走在她右面的是叫伊万的青年,苏联的随队研究员。林雪君在昨天的会议上读过他的资料,是一名草原科学大学生,这次领队尼古拉教授的得力门徒。

    林雪君与身边人穿过车站的小门,并行时各自直望前方,既不做眼神交流也不讲话。

    伊万悄悄打量了下她,发现这位被介绍为草原兽医的同志长得特别小,虽然听说东方人面相都年轻一些,但她看起来也太年轻了,好像只是个孩子。本以为她会露出天真好奇的表情,却不想居然比他们看起来还稳重,同样的没有多余表情,同样的淡然平静。

    也不知道这次的访问考察为什么随队还有兽医,纳闷儿了一会儿,他便转头对同行的另一位研究员安娜,用仅有身边人能听到的声音道:

    “刚才在高处看就能看出来,这边的草原的确比我们受灾轻得多,不仅看不到飞蝗,好像连草叶都长得更好。”

    安娜便也小声回道:“是的,草原上有虫洞的草好像很少。不知道是只有这片草原这样,还是都这样。”

    “明明这边更落后,既没有喷洒农药的机械,也没有更高的科技产品。都是紧邻的草原,怎么可能这边受灾就那么轻呢?”伊万皱眉疑惑道。

    “老师说这边有一些科学的流程,回头我们考察过就会明白了。”

    “他们的火车道都是我们帮忙修的吧?我看火车站里还有我们已经淘汰掉的老火车头在使用呢。听说中国南边种橡胶树都要我们出专员去教他们怎么种,各种科技支持、知识都是我们在援助,怎么会有更好更科学的流程呢?”伊万依旧有些挠头,举目四望都是旧旧的小镇模样,怎么就能把他们治起来都难的冬春旱灾蝗灾给控制住了呢?

    林雪君本来准备一直低调跟随,没想开口搭话,但是见伊万实在是太疑惑了,他挠头的时候金色卷曲的头发都掉了两根,终于还是没忍住,转头朝着他笑了笑,好心地开口解答道:

    “这里虽然没有特别先锋的高科技,但是有在草原上生活了几十年,特别了解草原、能预报草原旱灾的智者老人。

    “还有根据老人的预测,立即联合国家最专业的专家,开会讨论,迅速做出决策,立即推行的高效响应能力、执行力。

    “还有哪怕用肩膀一桶一桶往草原上运水,一只一只捉蝗虫,也要控制住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