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医[六零] 第191节 (第2/3页)
“你写好了让海日古快马加鞭送来场部,我派人亲自给你送去首都《科学探索报》和呼和浩特的《牧区劳动报》,只要它们能把文章刊出来,我就能申请下来购买资格,接下来就好办了。”陈宁远因为专注思索而快速眨眼。 坐在他办公桌对面的小刘一边记录他和林雪君的对话内容,一边屏住呼吸,生怕打扰到陈社长思考。 “去年你们生产队出栏率高,咱们今年初产奶量也不错。我能调动出足够的钱去买东西。”陈宁远深吸一口气,急切地问:“你觉得你的文章能不能刊登?” “应该可以,我之前投稿的文章,《科学探索报》和《牧区劳动报》都登了,连新疆那边的《新疆牧区报》都给我邮寄了转载回函,还给我装了一包葡萄干呢。”林雪君想了想又道:“我再给杜川生教授写封信,也请他帮帮忙,如果我写的文章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不能刊载的话,他或许可以帮我修订一下,并推动这件事。杜教授也是很关心草原,很愿意帮助我们的人。” “那就好。你就在第六生产队先把文章写了,再给羊打疫苗吧。”陈宁远果断拍板,“一会儿你让第六生产队的大队长给我回电,我会叮嘱他全力配合你工作,为你提供最良好的创作环境。” “好。”林雪君当即便要挂电话,又想起什么忙拉回话题,最后,格外郑重地,一字一顿地道: “谢谢你,陈社长。” “我还想谢谢你呢,好了,我们就不要互相道谢了。”陈宁远哈哈一笑,爽快地率先挂断了电话。 ——你的支持和信任,对我很重要。 林雪君将话筒放回座机,深吸一口气,只觉热血沸腾,斗志满满。 第173章 责任【2合1】 “你已经做了许多事,长生天从不要求我们一定要做完美的人。” 接下来的日子里, 林雪君和衣秀玉被安排在毕力格老人的毡包里。 衣秀玉几人跟着林雪君打了三个生产队的疫苗,对扎针的技术已经掌握得很熟练了。在林雪君留在毕力格老人毡包里写文章的日子里,衣秀玉直接带着海日古、吉雅等之前在第七生产队学习过的年轻人, 拿着疫苗一头一头地给羊打针。 第六生产队冬驻地里牧民们跟第七生产队的一样, 除了白天需要放牧的人以外,都被安排在各种工作中,根据穆俊卿给各生产队抄写的说明做鸟巢的、收集炉灰和水做冰渣子的、养小鸡小鸭的……没有一个人闲着。 林雪君在毕力格老人毡包里写文章时,老人除了一直不停地给她添水外,几乎不发出声音——怕打扰她。 自从听说烟叶煮水能杀虫后, 各生产队抽烟叶子的男人女人们都咬着牙暂时性地戒烟了, 烟叶珍贵, 哪还舍得抽啊, 都交到大队长那儿, 留着等开春后一起按照方法煮水用呢。 毕力格老人的烟叶子也上交了,但他习惯了叼着烟袋, 是以即便没有点烟叶,也偶尔捏起来嘬两口。 只可惜啥味儿没有,让人心情难免有些低落。 林雪君在论文中写完烟叶水等生物药剂杀虫的效果及对生态的益处, 停笔后又忽然有些纠结。 抬头望着桌上越来越瘦的灯花, 心绪不定。 毕力格老人坐在炉灶边的小马扎上,一边烤火喝茶, 一边用鞣制好的皮子做靴子、手套等器具。 见林雪君面前的杯子空了,便又撑着膝盖站起身,拎起奶茶壶慢悠悠走到桌边。 林雪君回头捕捉到毕力格老人的动作,忙迎过去接了壶。 去年见面时还举着枪准备跟‘马贼’搏斗、在抗击寄生虫传染病时带队干活的老人, 只一冬忽而就老了。 她扶着老人坐到桌边, 从炉灶边取过他的茶杯倒满, 与他碰杯后喝了一大口。 喉咙和口腔都得到滋润后,林雪君长叹一声,撑腮沉默了一会儿,才抬头道: “毕力格老阿爸,烟叶泡水这些,是杜川生教授的研究方向,有各种知识、数据等佐证。 “我用最简单易懂的文字,解释了它们的原理、制作方法、效果和益处等,这样写完其实就可以了。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