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第1/2页)
毕竟他们去的地方需要自己用双手去开垦。 大周虽然是一个架空的朝代,但是基本版图和晏玄钰前世历史中差不多,比如在南国东面的大周领土还未被开发,根据晏玄钰的推理,南国能种的,那块地也能种,他还给南国东面的那块大周领地起了个名字,叫海德城,到时候尝试种南国特产的东西。 由此也疏散了原本京城聚集的人口,实现了人口流动呢,晏玄钰在心里给自己点了个赞。 至于他们是不是自愿流动.....咳咳。 当然,晏玄钰也不怕他们还贼心不死,因为押送人员可不是去了就回来的,他选了一批人跟随流放人员,到了晏玄钰指定的地方后他们会在当地建起来一处改造地,每天严加看管,日出而作日落还要在室内进行劳动,绝对安排的满满当当,一天下来脑子里最大的渴望就是躺下休息。 这个计划既将流放人员安排的满满当当,也能让改造地区慢慢发展起来..... 晏玄钰还发了一条诏令,不管是谁都可以在官府处报名去海德城和黑河城等地参与开发当然会给相应的报酬奖励。 ... 大周昌平三十二年,皇帝下诏兴农事,劝课农桑,同时鼓励商业发展,开始在各地推行政策,改年号为永安,此年为永安元年。 由此,先帝年间已露衰相的大周由此焕发新的生机。 第65章 去往各地 ... 韩世栋以极快的速度分配好了学子们都去往哪里,几日后他将名单入宫交给晏玄钰,晏玄钰一看便知韩世栋比他想象的更加关心京城军校的学子们。 京城军校里无论教头还是助教都是他的人,他自然对这所军校里的各个小团体构成了如指掌。所以现在一看就发现韩世栋将相熟的人分到一起或分得近些,他先是皱起眉头,后又想到了什么一般放松了神色。 对啊,是他想岔了,将学子每人都单独放去一个地方显然不太现实,单枪匹马哪有团体来得有看点啊!他可以搞个团体比赛,看哪组在当地能获得更高的分数。 他顿时来了主意,洋洋洒洒给韩世栋写了一封信,又看了看名单上的地方确定没有什么的错处,便将名单和信放在一起让人交给韩世栋了。 这么好玩的事情他当然想亲自宣布。 ... 这日下学,所有在京城军校的学子都被刘教头敲锣召集起来,让他们去军校最大的那间教室集合。 这间教室很特殊,学子们刚开始来还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后来才知道这间教室是用来开会的。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