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第1/2页)
不过好在,黄令曼也没想着要对付高贵妃,而且在她的计划里,也没有对付高贵妃的计划。 嗯,最多有可能在大阿哥永璜的身上,高贵妃若是真私底下有小心思,可能会中招。 所以双方没什么冲突,和高贵妃保持表面上的“友善”倒也挺不错的。 至于那妃…… 黄令曼坐在轿辇上,看着前面同样乘坐轿辇朝着承乾宫走去的人。 可能,她的计划要稍微变一下。 不能和那妃交好了,至少表面上不能。 原因? 因为弘历昨天说得那些话。 听弘历的意思和态度,出孝后,册封后宫的时候,黄令曼大几率会和上辈子的苏氏那样,会被直接册封为妃。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 倒时候是她一个人被册封为妃,还是苏氏跟着她一起被册封为妃? 不要小看的这个问题,这涉及到弘历的态度和对后宫的治理政策。 对于政治,黄令曼没有弘历那样的天赋,而且她记忆再好,也不可能记住所有事情,精确到一秒,只能记得大事。 也因此,黄令曼只记得苏氏会在乾隆二年出孝后被直接册封为妃,具体当时苏氏享受什么待遇,她哪里还记得。 这就导致有些事情发生了微妙的误差。 而现在,现实发展摆在自己面前了,黄令曼才发现和上辈子有不小的出入,有些事情是和上辈子完全不一样的。 至少这辈子,黄令曼现在享受了妃位的份例,和苏氏没有。 当然,如果站在大清国情上去看,这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黄令曼比苏氏多一个女儿,而且是在旗的旗人(包衣旗),属于八旗自己人。而苏氏是纯汉人,属于八旗严防死守的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黄令曼的待遇比苏氏高,完全合情合理,符合大清国情。 然后就是黄令曼的阿玛和叔父,他们两人可是在康熙朝就混出头来的,只是因为先帝上位被打压了下去,但本事还在。 尤其是黄令曼的叔父,当年可是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包衣正黄旗的参领兼佐领,虽说其中有岳父李煦的原因在,也有康熙末年仁皇帝比起本事更看重对他忠心程度的原因在。可若她叔父是草包,也不可能当上,好歹也有点真本事。 在弘历刚刚登基早期极度缺人的情况下,重用黄令曼的阿玛和叔父,这是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的事情。 姻亲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可靠,可总比什么关系都没有还是要可靠一些。 至于盐政,也不出意料。 内务府官员,尤其是外戚当盐官,也算是旧例。 先帝开的先例。 这些很符合大清国情,以及弘历现在情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