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第2/2页)
记载的海商之舰,那是小巫见大巫。 在那本书的记载中,小船都能承载二千料至一千料,还另可载二三百人。 料,是古人对船舰载重的计量单位,一料等于一石,一石相当于今天一百二十斤。 这还只是一艘小型船舶的承重能力。 在北宋宋徽宗宣和五年,朝廷因要访问高丽,诏令浙江定海船坞制造巨舰。 一艘是鼎新利涉怀元康济神舟。 一艘为循流安逸通济神舟。 据《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录,这两艘大型船舶载重达三百六十吨,排水量可达一千吨以上。 顾瑾眼前眼前的这一艘船舶,比那些曾经记载过的大型船舶有过之而无不及。 并且它的造型非常像福船,船高大似楼,顾瑾数了一下,一共有四层。 一般的福船,最底下装的是土石,目的是压舱、增强船的稳定性。 类似于盖房子,建基石,稳固房屋。 第二层,是居住舱室,船上的人们一般居住在这层。 第三层,是操作场所,厨房,储水仓,货物,动物等都在这一层。 最顶层则是作战场所也是防御阵地。 不过,顾瑾眼前的这一艘船舶虽然很大,但相比专家考证的郑和宝船,却不够看。 郑和驾驶的船舶,它的排水量超万吨,如此巨大的排水量,差不多可以比得上一艘小型的航空母舰! 他收复台湾的船舶,上面更是配有“三桅炮船”,还配备各类大炮五十门。 顾瑾当时看到那一部纪录片介绍时,也是非常惊讶的。 在没有机械加持的时代,完全靠人工造出如此大型的船舶,真是难以想象。 眼下,在见到缩小版航空母舰的实物时,顾瑾感到非常震惊。 因为,像这样的大型船舶还有很多,她伸长脖子,借着地下河道旁的火把,一眼都望不到头。 更震撼的是,这条地下河,朝廷改造过。 洞壁和顶部都有人工改造过的痕迹,有些生长了钟乳石的区域,也全部被敲掉。 那涓涓流水声提示着顾瑾,之前连绵不绝的大雨都没有造成洪涝灾害,是因为那些交错的排水沟都通往地下河。 如此伟大的建造,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不止她,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一幕惊住了。 原来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朝廷做了那么多事! 众人惊得鸦雀无声,前方突然传来士兵的呼喊声。 “每一个家族按照之前的组队,以家族为单位,以令牌登船。” “拿到玄铁令牌的家族往前走。” “木制令牌和竹制令牌的家族,跟随领路的士兵,寻找属于自己的船舶。”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