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节 (第2/3页)
上百倍,只需要一只就能炸开宫门……” “那为什么崔氏不用呢?” 谢恒平静反问,李宗动作僵住,谢恒看着李宗:“陛下亲眼看见宫门被炸开了吗?陛下亲眼看见只有一只火药就炸开了百倍火药才能炸开的宫门吗?” 李宗说不出话,他突然意识到,其实他没见过。 这个消息,是王怜阳告诉他的。 谢恒看着李宗呆愣的模样,缓声道:“让我来为陛下说说,当年发生了什么吧。那时候,崔氏鼎盛,舅舅推行《大夏律》,要求上下依律行事,其实陛下热于享乐,并不是舅舅想象中的贤明君主,因此,你们两人发生过许多次争执。陛下早就心存不满,但摄于崔氏权威,只能心生暗恨。王郑两家察觉陛下心中所想,于是勾结北戎,以议和名义让大夏放松警惕之后,五月十五,北戎突袭边境,王郑两家联手,封锁了边境消息往来,” 李宗静静听着,没有说话。 谢恒继续道:“边境苦守近一月,粮草渐消,对于不知道战事的东都而言,这种行为,是拥军自重,驻军不归,有不臣之心。这时候,王家……或者郑家,向陛下进言,说他们发现崔清平暗中造了一个火药库,您轻而易举地,相信了这谎言。” “王怜阳。” 李宗明白他在说什么,补充道:“是她告诉我的,而且,在四月她就告诉了我这件事。” “您心中害怕,同时也意识到,如果您能拥有这个火药库,或许能凭借武力,镇压世家。您想摆脱崔氏,想很久了。所以六月初十,您让王怜阳软禁皇后太子,想以他们的性命,逼迫我娘,说出火药库的位置,但我闯进宫中,我娘为了保我自尽。” 李宗看着谢恒,谢恒面上波澜不惊,继续道:“我娘的死讯很快被王郑两家送到舅舅手中,六月十六,你收到了他的来信,上面写着,‘北戎来犯,臣外御雄敌,内抵虎豹,若君臣有隙,臣孤掌难鸣,望陛下三思慎重,宽悯以待。若储君非崔氏所出,臣保大夏难安。’,陛下因此信震怒,杀了我娘那点愧疚烟消云散,将崔氏满门下狱。” “不该吗?”李宗冷声开口,“他一介臣子,竟如此放肆……” “那封信最后一句话,不是我舅舅写的。” 谢恒打断李宗,李宗愣住,谢恒平静道:“他给你写过很多信,但都被拦下来,只有这一封,前面的句子是他写的,可那句‘若储君非崔氏所处,臣保大夏难安’,是别人人为加上去的。当时掌握兵部的是孙正理,所有信件从兵部走,这封信,是他们故意挑给陛下的。” 李宗呆愣坐在原地,听着谢恒的话,谢恒继续道:“之后舅舅收到了崔氏满门收押的消息,他知道陛下在残害他的家人,可他还是坚守在前线。” 说着,谢恒走上前去,将他们往来信件和崔清平的行军日志的副本都递了过去,简单道:“他一直守,守到弹尽粮绝,他让百姓退回和玉关,结果,王家人竟然派人给百姓发放敌军的衣服,将他们当作敌军射杀,而后,上报和玉关大捷,以此邀功。” 李宗说不出话,他看着崔清平的行军日志,听着谢恒嘲讽道:“这就是和玉关大捷,在前线还没被攻破时,他们就上报朝廷,敌军已至和玉关,朝廷就这样抛弃了边境十城。舅舅可以打回来,可是他知道,一旦大夏发动内战,北戎必定一路直袭东都,于是他做了第二个选择。” 李宗茫然抬头,谢恒眼眶微湿:“他让十万军民,攀过雪山,绕到北戎之后的昆仑待命,他坚守到城破被俘,想办法在一路追杀之中逃回东都求援,当时只要东都出兵,就可以和这十万军民一起夹击北戎!” 李宗听着,睁大了眼,不可置信道:“怎么可能?!” “可陛下没有信他。” 谢恒含泪笑起来:“陛下选择将他鸩杀在宫中,选择放弃那十城,选择用崔氏满门的性命换你皇位安稳!” 谢恒说着,忍不住一把掐在李宗脖颈,他死死盯着他,李宗满眼震惊,他仿佛明白什么,急促呼吸着,听着谢恒质问:“这就是他的君主,是舅舅、是我崔氏用命辅佐的君主!你没有心吗?你没有感情吗?” 谢恒收手用力,李宗忍不住挣扎起来,他艰难掰着谢恒手指,听着谢恒追问:“我舅舅与你年少一同长大,我姨母与你少年夫妻,我兄长是你第一个孩子——几十年,崔氏忠心耿耿几十年,都换不来陛下半分信任吗?”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