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疆军_第一百三十五章 关键因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一百三十五章 关键因素 (第2/2页)

关。而好巧不巧的是,南宫家公子南宫羽屏又恰好是慕容詹事的同窗好友。于是乎,这件刺杀朝廷官员的惊天大案,就自然而然的把慕容雪牵扯了进来,并对其展开一系列的调查。说句不好听的话,像你这种办案的手法,本官入行二十多年来,闻所未闻。”

    砰!太子李炳一拍龙案,气愤的喝道:“单廷宪,沈爱卿说的这些问题,你怎么解释!”

    李炳这回是动了真怒。

    方才沈烈的一番分析,他是越听越觉得有道理,也越听越觉得心惊胆寒。

    那些原本显而易见的疑点,之前居然被他这个当局者给完全忽略了,此刻这种种不正常,被逆鳞长史沈烈明确指出,不论怎么看,白马寺事件都像是一场由劳剑华和单廷宪自导自演的戏,目的就是要陷慕容雪于万劫不复之地。

    而他这位堂堂的皇太子,竟然成了借刀杀人的工具。!

    -

    客观来讲,白马寺案件,本身的原委其实非常简单。

    可是到现在为止,这件事之所以会被搅得如此扑朔迷离,是因为这其中有一个关键因素,被当事的各方都有意无意的隐藏起来了。

    而那个关键因素,就是刺客们的真实身份。

    毫无疑问,参与那次白马寺行动的,就是以洛邑分部掌旗使陶源为首的逆鳞司高手。

    但是直到此刻,太子明诏都通传天下了,他们的身份却仍然没有暴露出来。

    从慕容雪的角度而言,他自然是不愿、也不敢将陶源他们的身份告诉李炳,因为不论他怎么解释,都难以与北衙逆鳞司划清界限,而如此一来,太子今后恐怕也很难再信任他了。

    从太子洗马劳剑华的立场来说,他也不能轻易吐露真实的情况。这其中有两个原因。其一,劳剑华担心太子得知那些刺客是北衙逆鳞司的话,会忍不住去刨根问底的了解,逆鳞司到底为什么要拼死对付劳剑华。这样一来,或许会将劳剑华多年的秘密暴露;同时,劳剑华心生毒计,希望能够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布局谋算慕容雪和沈烈,因此,他从一开始便隐瞒了刺客的真实身份,转而拉南宫羽屏当替罪羊,将水搅浑。

    双方皆有盘算、各怀鬼胎,最后竟然非常默契的将案情关键环节,来了一个似是而非、乾坤颠倒的操作。而也正因为敌对双方的这个做法,才令简单的刺杀行动,或者说抓捕行动,忽然变得疑点重重。

    办案经验极为丰富的沈烈,恰恰是抓住了这个要窍,毫无顾忌的放手一搏,抓住单廷宪办案中的疏漏,连番攻击,成功引起太子对他们的怀疑。

    -

    其实,沈烈能这么轻易达到目的,也要怪眼下站在他面前的对手太笨。

    如果面对沈烈质问的不是单廷宪,而是劳剑华、谢光,甚至哪怕是狄献,都不至于被他如此莫名其妙的压制。

    刺客都死光了,那又如何?难道以前那些刺杀朝中大员的案件中,就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吗?难道死无对证就可以说是自导自演吗?

    劳剑华没有受一点伤,那又如何?就不允许被行刺的人全身而退,非得断手断脚、吐血重伤才算合理?不然就是欺君之罪?

    单廷宪恰巧赶到白马寺,遇上刺客,那又如何?世界上巧合的事情多了去了,难道只有早一些或者迟一步才能算是正常吗?

    没有及时派人去护驾,那又如何?当时那种混乱的场面,别说是从外面匆匆赶来的单廷宪,就是太子李炳自己都不晓得身在何处、下一刻会转移到哪里。没有第一时间赶到禅房那边,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至于说袖珍弓弩、南宫世家,还有把慕容雪和南宫羽屏列为嫌疑,那又如何?人都死光了,现场仅仅留下这么一个有用的线索,顺藤摸瓜、大胆假设,这不正是你们逆鳞司办案时惯用的手段?

    一个又一个质疑,都存在着一个又一个对应的反驳。

    只可惜,粗莽憨直的单廷宪,他自己因为做贼心虚而方寸大乱,根本就没有办法快速理清思路,与沈烈针锋相对。而他这种慌张拙劣的表现,又恰如其分的反衬出了沈烈的英明睿智、洞察如炬,不断给太子李炳加深心中的怀疑。

    倘若劳剑华亲眼目睹此情此景,一定会被单廷宪气吐血的。

    人往往就是这样,当面临疑窦丛生、误会重重的事情时,如果对方不能当场据理力争、充分表达,就特别容易将某种判断固化下来,以至于今后无论对方如何努力解释,都很难再轻易扭转过来。

    此时的李炳,就是这种情况。

    他现在已经不再相信劳剑华单廷宪之前讲的话了,同时也在心中认定,白马寺一事不能再继续纠缠下去。

    从大局考虑,没有明确结果的结束,对太子而言、对东宫而言,或许就是最好的结果。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