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另辟蹊径 (第2/2页)
,也是为了培养媳妇的兴趣爱好的,让媳妇当字帖用,效果吗,可想而知。 然后姜常喜就让人把整理好的这些,凑了两本字帖,这玩意都是抄录,没有自己的作品,卖的是一手好字。风险等同于无。 再怎么有心折腾的人,你也不能挑孝经,诗歌的毛病,你在挑战圣贤吗? 然后就是,找最好的书铺子,把这些拓印成字帖,印刷出来几百本。而且加急的,不怕花银子。 几天之后,周澜那边折腾的如何且不说,人家姜常喜已经把这些临摹的字帖弄出来了。 还拿给先生看,当然了主要是同先生商量一下,自己这个无风险的扬名方法是否可行。 先生看着抬进来的箱子,在看看那字帖上的字迹,嘴角都抽抽了。 他这样的先生都没有为自己出过书呢,自家弟子抄写点诗歌,孝经竟然都印刷成册了,这得多少银子呀。 但凡银钱少一点的,都不敢如此嚣张。顺便还有点酸,嫉妒自家大弟子了。 先生感叹,娶个败家的媳妇,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有时候当真是败的很有些意思。很让人心动。 当然了先生还是瞧不上女弟子这粗暴的手段的,不愧是姜三夫人生的,做事风格如出一辙:“你也不至于如此。” 姜常喜可不知道先生这辗转曲折的心思:“先生,弟子是想说,夫君的字好,适合给才开蒙的小童临摹。” 先生挑眉,这个有点搭不上女弟子的思路了:“何意。” 然后再次翻翻这些册子,竟然都是浅显易懂的。而且没有自家大弟子的大作。这不像是女弟子的做派呀? 姜常喜:“您说,弟子把这些字帖,挨个蒙学送上几本如何,咱们也不图什么,就是方便孩子们写字临摹。” 印刷呀,多金贵的东西,竟然就是为了送给蒙学的孩童临摹,说你不贪图什么,也没人信的。 先生想想就明白了,这比宣传自家大弟子的诗作要好太多了。毕竟大弟子在诗词方面,也不是多出色。 女弟子钻营的本事,先生算是服气了,比他带着大弟子到处折腾,好像效果显著呢。 先生心下颇为涩涩,娶妻当真是有些讲究的。不得不承认,自家大弟子这方面的运气挺好。 先生还有点失落,自己脑子不如女弟子好使,酸的很,口气就有点不佳:“哼,总不是坏事的。” 姜常喜瞧出来先生的心态了。不过让一个大先生钻营,他也放不下架子,自己这就是脸皮厚。 然后人家姜常喜就开始了满京城撒钱之旅。 姜三夫人对着姜三老爷说道:“还说我败家,我哪比的上她呀。不说这些纸墨多贵重,单说那雕版,多少银子呀。” 姜三夫人算过了,她撒出去的铜钱,同这些雕版相比,毛毛雨了。 姜三老爷点头,必须承认,败家这个事情上,闺女比夫人,更上一层楼。 闺女这么折腾,肯定不是夫人撒出去几箱铜钱能比的。 (本章完) /91/91431/32130111.html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