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三章 乞活之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三章 乞活之种 (第2/4页)

派军队给赶回来了。乱世之下,中央的命令照样不好使。因为,地方的老百姓也要吃饭活下去。

    战乱期间,流民不是很多,而是巨多,遣送起来谈何容易?而地方安置也基本行不通,战乱纷争,五胡涌入,西晋地方政权自己尚且不能自保,怎顾得上安置流民?

    就这样,流民集团像滚雪球一样不断膨胀,达到了旷世空前的地步。

    战乱之下,资源匮乏,地主家也没余粮,没有哪个地方政权欢迎流民。所以,乞活军所到之处,冲突不断。

    西晋各处封疆大吏,如司马越、苟晞、王浚等,不断派军驱赶流窜到自己地盘的流民集团。后来,见实在是不奏效,因为流民越来越多,如蝗虫过境,如何驱赶?有的地方军阀大脑沟回稍多些,灵机一动,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既然赶不走,发给他们武器,帮自己打仗不香吗?

    于是,乞活军又卷入了军阀混战。

    五胡入侵,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后,乞活军的主要活动也随之自发的转变为抗击民族敌人--匈奴刘氏和羯胡石氏。

    311年,洛阳被匈奴刘氏攻陷后,大河以北的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和河南的陈留(今河南开封东),是乞活军主要聚集的两个中心区域。

    长期的战斗,使乞活军总结出了乱世乞活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集团的建设。

    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乞活军也统一起来,组建了半军半农的武装组织。没有财产、没有住所,纯粹的无产阶级,只为了吃口饭活命,这样无后顾之忧的部队,打起仗来是异常凶悍的。

    乞活军在开战之前,根本不考虑先拭目以待再抗议再遗憾再发最后通牒才打,而是二话不说掳袖子上去就群殴。在与胡人长期残酷的斗争中,磨练出了极强的战斗力,以骁勇善战、组织严密、韧劲足耐力强著称,可称为中国古代最凶猛、最强劲的特种部队。

    乞活军中有一个叫冉良的猛人,字弘武,滑州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自幼就舞枪弄棒的,11岁时就已能统率族人与胡人作战,膂力过人,所向无前。

    冉良还颇具民族意识和爱国情节,其曾率族人从魏地(今河南)过江,投奔江南的东晋,要求晋室出兵,一同北伐。

    结果,偏安江南的东晋,却根本没看上这群破衣烂衫要饭的。冉良无奈之下,只好北返。不过,这次南行也不是没有收获,东晋朝廷感念冉良的民族气节,给了其相应的政治待遇,封其为晋“建节将军”。

    当然,这个封号,如同蒋委员长封土匪,“中将遍地走”、“两星臭大街”,属空头的委任状,搞语言贿赂。

    310年,石勒攻打河内郡,两军厮杀时,石勒在阵前观战。只见对方阵中一少年战将,勇悍绝伦,面对匈奴、羯胡的攻城大军勇而无惧,箭射、枪挑杀死胡军多人。

    石勒惊叹:猛人啊(此儿勇健可嘉)。

    此少年战将就是冉良。

    冉良虽猛,但终因力量悬殊,被石勒俘虏。石勒惜其才,令石虎收其为养子,改姓名为石瞻,其所部汉族乞活军也被石勒收降,调拨给石虎节制,驻扎在兰陵郡(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附近)。

    328年,前赵、后赵大战时,冉良在和刘曜部队交战中战死于新绛(山西省西南部)。冉良死后,留下年幼的儿子石闵,按辈分应是石虎的养孙。

    石闵除继承了父亲的勇猛外,还长于谋略。公元338年,年仅16岁的石闵,参加了自己军旅生涯的首战,史称昌黎大战。

    在这场大战中,五胡十六国时期两个天才少年将星第一次碰撞。这两个天才少年,一个自然是石闵,另一个,就是号称五胡十六国第一名将的慕容恪。

    前文已经有所介绍,石虎统治的后赵、南方的东晋,都是偏安,边疆面临巨大的军事威胁。威胁主要来自于北方的少数民族,如鲜卑、丁零、乌桓、夫余等。

    其中,鲜卑族主要有三支:段部、慕容部和宇文部。对后赵来说,最大的威胁,即是337年由慕容部首领慕容皝建立的前燕国。

    鲜卑族,属北方阿尔泰语系,兴起于大兴安岭山脉,先世是商代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从大兴安岭一带南迁至西刺木伦河流域。鲜卑曾归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