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江山_第330章 工程进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330章 工程进度 (第2/2页)

快过。

    可是,在见惯了后世平地起高楼的云超眼里,这种速度简直比龟爬还让人难受,简直慢得令人发指。

    不行,等过了年还要招人,建设速度还要加快!

    看完上梁仪式,云超又去看开荒。

    无农不稳,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农业才是一个势力能否稳固的基石。

    自从吴掌柜送来了足够的耕牛,卧龙沟北岸的开荒就大规模展开了。

    有了牛,再加上铁制的农具,云超对开荒的速度还算满意。

    唯一让云超不太满意的,是使用的那些农具。

    倒不是说农具的质量不过关,主要是太落后,效率低。

    作为一个农大的准博士,农业可是云超的专业,尽管他学的大部分都是后世的科技知识,但古代农具的发展史还是知道的。

    通过观察,云超发现,当地的农民用的还是直辕犁。

    云超当年学过,古人发明的曲辕犁,后来替代了直辕犁,直到后世的七八十年代,有些地方还在用这种犁耕田。

    曲辕犁和以前的直辕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

    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

    其次是增加了犁评和犁建,如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

    将曲辕犁的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

    云超不清楚,是当地人不知道有曲辕犁,还是大武朝压根就没有这东西。

    不管怎么样,云超准备有时间就好好琢磨一下,如果能把曲辕犁弄出来,不说造福天下吧,最起码对自己也有好处。

    接下来,云超又到卧龙沟检查堤坝的建造进度。

    在没有水泥的古代,古人也是可以建造水坝的。

    石匠和木匠合作,把一根根粗大的木头竖着栽到河床里,然后用大石头从下到上垒起来,一边垒一边往缝隙里塞特制的灰土,就能建成一座拦水的堤坝。

    千万别觉得这种堤坝就是豆腐渣工程,和后世的水泥大坝比起来,古人建的堤坝质量并不差,使用了数千年的都江堰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相反,和古人使用的材料相比,后世人用的钢筋水泥才是豆腐渣工程。

    即便建造大坝的水泥再耐用,又能有多久的使用寿命?

    如果不是经常维护,后世的堤坝还真不一定比古人的强。

    唯一强的可能就是规模了,毕竟古人的科技比较落后,没办法拦住大江大河。

    大江大河拦不住,拦一个小小的卧龙沟绝对没问题。

    根本就不用请什么水利专家,现在云超手下这帮石匠和木匠就把活干了。

    不过,就是速度似乎有些跟不上。

    和房子相比,云超对堤坝的建造速度更是不满意。

    眼看就要过年,等过了年,很快就要开春。

    一旦到了春天,山上的积雪融化,卧龙沟里的水量就会增加。

    如果不趁着冬天的枯水期,抓紧时间把水坝建好,等春汛一来,麻烦可就大了!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