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季清哲和李凌薇的幼时 (第3/3页)
修路。” 李凌薇若有所思,江南道百姓多了,加上工坊盖的多,耕地都快不够用,而淮南道却因战事人口凋零,田地大多荒芜…… 是时候推行土地承包制了,但得把政策制定完善,否则一个监管不到位,又会催生出新的地主。 好不容易把老‘地主’士族们打折了,再催生出新地主来,那时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可又不能让田地荒芜,也不能迁人口过来,江南道的大州城还缺人呢,哪里有人往这小边城迁? 再想想连淮南道都这么缺人,变得跟漠北一样地广人稀,那山南道、陇右道,人肯定更少! 莫天寅每封信都念叨着‘百八十里见不到一个人影子!听到狼嚎都觉得亲切。’看来也不是胡说的啊! 摊丁入亩制和医疗的改良,都能提高人口,但得时间啊!孩子生下来养大也要十几年啊! 待到了百姓耕作之地看,果然是男女老少齐上阵,不对,她可是亲眼看到几条大黄狗,口中叼着篮子跑来跑去的。这是连家里的狗都撵来干活了吗? 小孩子直接坐在田地拔草根,这些草根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东西,拿回家能当柴烧,现在天寒,柴多了就舍得烧了喝口热水。 可是这些百姓身上的衣裳也太破旧了,几乎是补丁落补丁,个个都黄瘦的很。倒春寒还冷着,他们却都没穿鞋。 孩子的脚都冻的红肿,耳朵也是冻的流黄水。有家里刚好送来朝食的,李凌薇看了一眼,都是糙米粥配咸菜。 那些吃饭的百姓远远看到有‘大人物’过来,皆拘谨不已,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想送来孝敬大人物,又觉得自己的饭菜太差,不好意思。 江南道孩子每天一个鸡蛋,在这里奢侈的吃食。 别说鸡蛋,连鸡屎都被人捡回去埋肥。 淮南道的百姓还不像江南道的百姓,熟悉女王,这里的百姓对她畏惧过多。 到是有孩子大着胆子悄悄打量她,眼中尽是羡慕,不知是羡慕她的铠甲,还是羡慕她腰间的佩剑。 她想朝孩子们笑一笑,可实在笑不出来。她后悔这个寒冬只顾想着战事,竟然没提前想到给淮南道的百姓谋生路。 虽然在百姓看来,女王给他们分田地,发物资,不征徭役,已经是天大的恩赐。 但李凌薇自己很清楚,她做的太少了,远远不够!如果她没把重心都放在战事上,而是分一点给这些可怜的百姓。 他们的饭菜也能丰富一些,衣裳也能穿厚些,孩子也不会冻成这样还要在田里干活。 “龙游的物资不是有衣裳吗?为何都穿的这么单薄?” 那官员干笑两声:“那些衣裳太暖和,太好了。百姓都很爱惜,留着逢年过节时穿,这干农活哪里舍得穿出来!” 又问道:“那饭菜呢?本王记得民兵团长有申报,援助口粮可是没少的。难道这里被漏了?” 那官员生怕派到当地团长被误会贪污,忙道:“没有没有!王上给百姓的口粮,一斤没少全部落实到户。 只是那些粮食百姓也舍不得吃,一斤糜子能换两斤糙米或豆菽,百姓都拿去跟商队换粮了。 换过之后家里才能喝得起这样的稠粥啊!” 李凌薇心中一叹,这还叫稠粥!上面一层水,下面一点米,江南道的赈灾粮,筷子插了不倒的那才叫稠粥。 安慰自己,因为淮南道夺回来的时间太短!再等等,最多一年,这个情况肯定会转变! 待回到军营吃午饭,看着桌上菜、肉、蛋,想到今天在田地里忙碌的孩子,她实在没胃口。 把饭菜往前一推:“季相,本王想在此多留几日。” 反正大丰京都的情况不明,还要等着宇文兄弟俩先干一仗,她现在到了大丰境地,反而不妥。 不如大军就在边境休整,静待赵刚的消息。 季清哲点头道:“臣也觉得大军可先休整,待京都的消息落实了,再进行下一步。 另外,臣已经让人送了一些军粮给县令张平贵,由他分给当地百姓。此时,那些孩子应该都在吃鸡蛋。 所以,王上莫忧心,吃点东西吧!”童夕君的空间:穿成亡国公主后我搬空皇宫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