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侄儿这,穷的就剩下钱了 (第3/4页)
,解决了曾肆虐大汉,致使其老家十室九空伤寒难题的…当世“医圣”张仲景。 “——咳咳!” 伴随着又一阵的咳嗽,这一声似乎更严重了许多,张仲景的嘴边满是血迹,这种从喉咙中咳出来的血,最是痛苦。 女人连忙拿丝帕去擦拭… 张仲景却摆摆手,“他…他们回来了么?” 张仲景一生钻研医术,并未婚配,更无子嗣,他提到的“他们”是他的三个弟子——王叔和、杜度、韦汛。 按照《后汉书》的记载,张仲景的这三个弟子中。 王叔和尤其擅长儿科,被称之为儿科鼻祖; 杜度器宇深重,获其师之传,亦成名医,人称“上手名医”。 卫汛著有《四逆三部厥经》、《妇人胎藏经》及《小儿颅囟方》,在妇科与儿科领域颇有造诣。 当然,如今的他们还很年轻,依旧陪伴在师傅张仲景的身边。 至于照顾张仲景的女子,她姓“任”,乃是张仲景二十年前曾赴南阳行医时,救下的一个女子,那时这女子不过豆蔻年华,却是刚出月子,心灰意冷,几欲寻死。 张仲景为了救她,就把她收在身边,一边医治,一边开导。 到最后,张仲景得知其身份,将她收为义女。 一晃… 已经二十年过去了。 因为膝下无女,二十年来,张仲景对此女视若己出,此女也将张仲景视为亲身慈父。 “义父先喝口水…他们三个还没回来。” 女子端来水,一口一口的喂给张仲景。 张仲景只是轻轻抿了一口,旋即叹出口气,“虽均是伤寒,可马栏山的李三、关山的许老太、城里的杜氏…均是不同症状,受病有深浅,使药有重轻,三分需外治,七分靠内养…我担心他们…他们…咳咳咳…咳咳咳…” 又是吐出了一口鲜血。 哪怕在病榻上,不能坐堂。 可…张仲景依旧没有忘了他医者的责任,每每夜晚,他就会让三个弟子,将他们今日诊断时遇到的疑难病症讲述出来,然后详加指导,教授他们如何诊治。 每每弟子再度诊断,张仲景也会担心…担心弟子经验不足,问错了脉,用错了药。 这倒不是张仲景信不过弟子。 要知道,《伤寒杂病论》中用辩证法记载了二十二篇有关“伤寒”的文章。 其中更是有三百九十七条治法,载方一百一十三首,共计五万余字,单单竹简就用了三十卷。 除非张仲景自己去问诊、下药… 否则,许多病症病理类似,极容易因为疏忽,而导致治疗的南辕北辙。 女子托着丝啪,让张仲景将血咳在丝帕上。 她则忧心的问:“义父总是救人,可…可到了最后,又有谁来救义父呢?” 张仲景回道:“医者仁心,为父只愿勤求古训,心怀济人之志…其它的,随他去吧,随他去吧…” “可…”女子在垂泪,她嗓子宛若哽咽住一般、 过了半天才开口,“二十年前义父在南阳救了女儿,可…可现如今,女儿看着义父身患如此伤寒,却…却无能为力?有时候,女儿真…真的恨不得用女儿的命换义父的命…义父留在世上,比女儿有用太多了!” 说到最后,已经是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咳…”张仲景的咳声戛然而止,他努力的伸出那虚弱的手,不断的轻抚着眼前的义女。 过得许久,他方才喃喃:“你…你经历的更多,你…你更是苦命人哪!” 就在这时… “——师傅。” 三个男弟子的声音远远传来。 女子连忙用袖子擦拭了一把眼角的泪水,她勉力的挤出几许笑容,旋即起身出门迎上。 他们三个正是义父收下的年轻弟子。 ——王叔和、杜度、韦汛! “你们师傅正念道你们呢?” “师姐、师傅放心…”那为首的弟子不过二十岁出头,可看似十分聪慧,单单从女子的话中,都猜到了师傅的担忧。 他一脸笑吟吟的模样,大声喊道:“都治好了,药到病除,乡亲们还送了我们一只鸡、一只鱼,今晚正好都炖了给师傅好生食补。” “是啊,用了师傅的方子,自是药到病除!哈哈…” 因为治愈好了病患,张仲景的心情也像是大好。 他勉力的也笑出声来。 一时间,这不起眼的小屋内外,满是欢声。 只是… 在这里,谁都知道,他们的师傅,这位无比虚弱、浑身冰冷的老者… 他以残存的“病体”扛到如今,究竟忍受了多少痛苦? 他想洒脱一点,彻底放手,可他又不能这样,他必须把这医治“伤寒”的本领传给他们。 所谓——得人不传,恐成坠绪! … … 江陵城,此刻的关麟,坐在太守府的书房,正揣着下巴。 张星彩坐在他的身侧。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