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章,速射、生产、备战 (第3/3页)
是放在小李家村养伤的那些战士,因为距离较远,胡长义这边没法得到他们最近的消息。 而他得到的最新消息,就是那些伤兵们恢复良好,没有感染的。恢复好了的战士,已经跟当地的民兵打成一片,甚至成了小李家村民兵队的暂代队长跟组长。 嗯,民兵们对于这些打过好些仗的老兵们那简直太拥护了,咱可是亲眼看着他们怎么消灭鬼子的。 胡长义估计,这些伤员们恐怕是回不来了……不过也好,有了他们带动,冀南区的队伍发展会更加的快速。 当初留在小李家的有三个重伤员跟五个不便行动的轻伤员,轻伤员当中的小周还是个会鼓捣霰弹炮的。有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带领,还有霰弹炮助阵,小李家村民兵队距离升级为区小队甚至县大队也就是时间问题而已。 介于游击大队的编制已满,这次伤愈归队的战士就没有如数归建。在补足了剿匪战的战损后,他们重新安排。 受伤较轻,身体无缺,还能战斗的,编入后勤保障队作为战斗队的战士;腿脚有残疾行动不便,但是手上没伤的,编入各村的民兵队加强民兵的建设;腿脚没事但是手上有伤带残疾的,进入兵工厂当仓库管理人员或者实验员。有个少了一只手的战士,被胡长义安排到了锻打厂,当起了烧火的火夫。 等安排完这些老兵,时间也就进入了7月,已然是炎炎夏日了。 炎炎夏日,后山的河流哗哗的,电力更加充足。此时地里的庄稼都还在生长,百姓们还不到农忙的时候。 于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尤其是围绕晋东南进行的战斗,九寨兵工厂新一轮的手榴弹生产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各村的民兵跟村长负责组织,各村的大姑娘小媳妇作为组装的主力,老爷们都去烧火翻砂造壳体…… 各村都在忙着,胡家村更加的忙碌! 胡家村这边条件好,电力也有,各种小作坊也多。比如香水、酒精、军用口粮以及……卷烟厂。 没错,时间进入6月的时候,底下的游击队就陆续的送来了不少的烟叶,那是今年刚种出来的。而随着这些烟叶被烤房烤好切丝,再配上孙郎中配置的香料,这个卷烟就可以生产了。 也不知道张部长从哪里搞来的技术工人,居然能开动那台卷烟机!反正当初缴获的卷烟纸足够用的,啥材料也都齐备了,卷烟厂也就开始运行了。 于是,一个用软纸壳作为外包装,红底上画着一只金鸡独立的大公鸡的产品就出现在了九寨对外交易的目录中。嗯,这个红色的外包装里头还有一层白纸包装,里面才是一根根的香烟。 唯独不好的地方,就是这个香烟没有过滤嘴,这让胡长义想起了记忆中的泉城烟。 好吧,吸烟有害健康,胡长义是不吸烟的。但是这个能赚钱吧?尤其是拿去敌占区,能赚鬼子跟伪军的钱啊。 关键是,用这个可以传递情报,还能培养侦查员,算是一举两得了。 嗯,或许可以大批量的卖给山西商人,换取大量的粮食呢?晋商的门路可不是吹的!要不,为啥子洪口北边十多公里处的那个乔家大院咋就能那么安稳的待在那里呢? 反正,咱们手里多一个好产品,就能给部队带来许多的受益,能改善战士们的生活战斗条件。 就在这边卷烟厂开工的这些天里,兵工厂靶场这边却是轰隆隆的炮火连天的样子。 在干啥?也没啥,就是两门新出厂的试验型号的120mm重迫在进行实弹射击加弹道的测定而已。 嗯,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在胡长义的督促下,九寨兵工厂终于造出来120mm重迫的实验型号了。 炮兵部赵主任作为神炮手,亲自参与了测试工作,也能掌握第一手的参数数据,之后培养学员也就更加容易。 就在九寨这边红红火火的忙着搞生产的时候,九寨周围悄悄的布置上了三个主力团的队伍。黎城布置上了总部特务团,辽县布置上了师特务团,骑兵团也布置在了西井镇这边作为机动力量。 当然,总部也转移了,没人知道去哪里了。 而在晋东南的周围,却有无数支小规模的部队在悄悄的行动中…… PS:感谢最近打赏的书友们,同时感谢打赏捍卫者那本书的书友们。谢谢大家了!歪打不留一的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