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石库门里的愁云惨雾 (第3/4页)
低,有些租户就咬咬牙买了下来。 如今的这五户,基本上都是这个情况。 解放前那会儿,前楼阿姨家经营着一间小商铺,经济条件最好,所以买下了前楼。 虽然他们家也不算有钱,但经营着一间商铺,还是被定成了小.邺主。 前几年影响还不大,这几年形势严峻,日子就难过了。 像他们家的几个孩子,根本不可能找到工作,审查这一关就过不去。 选择下乡也不可能被分配到兵团,肯定会被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 王丽英道:“你也别怪几个孩子。 我听我们家老三说,刚报名那会儿,他们就去咨询过了,他们不可能被分到兵团,只能去那些最艰苦的地方,几个孩子就犹豫了。 就想着等等看,说不定有什么转机呢。” 听了王丽英的话,前楼阿姨红了眼眶,“都怪我们两个,当初非要经营那么一个小商铺,钱没赚几个,还把孩子们给拖累了。” “都是为了活命,谁知道后来会是什么样,咱们都是普通老百姓,又不是未卜先知的神仙。 你们家几个孩子已经不错了,都挺懂事,慢慢的总会好起来。”王丽英劝道。 都是多年的老邻居,感情还是有的,客堂间阿姨赶紧转移话题: “还是兵团好,插队就不行了,就连当地的老乡一年忙到头都分不到几个钱,从来没干过农活的小年轻,那就更不用说了。 ….我家的条件不像你们那么宽裕,孩子们下乡之后,每个月的补贴恐怕给不了几块钱,粮票就更不用说了,不可能有。 我这想起来就后悔,真应该让他们第一时间去报名。” 前楼阿姨问道:“前几天还听你们家二,调换工作的事情有眉目了,抓紧办的话,应该还来得及吧?” 客堂间阿姨叹了口气:“事情黄了,办不成了。 刚开始谈的时候,说的是六百块钱,我们家咬咬牙,还能拿得出来。 现在政策一紧,他们家那么一个破工作反而成香饽饽了,好几个人抢,现在已经有人出一千块钱。 我们家三个下乡的就,只有这么一个工作,给谁不给谁,本来就是个难题,现在要价又这么高,家里实在是没这个钱,只能算了。” 客堂间阿姨家住着四代人,年龄最长的阿婆,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 他们夫妻二人一共有六个孩子,大儿子和大女儿都已经结婚。 大女儿嫁出去,自然不在家里住。 大儿子结婚后,迟迟分不到房,只能继续挤在家里边,现在已经有了三个小孩。 他们家即将下乡的人,一共有三个,分别是:二儿子、三儿子和二女儿。 小女儿年龄还不到,暂时还不会下乡。 他们家这么多人,却只有三个正式工人,又没有其他额外的收益,比起岳家来,生活困难了很多。 前楼阿姨家一共有五个孩子,四个大的都要面临下乡,家里只剩一个还在上小学的儿子。 前楼阿姨家的经济条件还好一些,如果能花钱买到一份工作,她一定不会错过。 现在得知客堂间阿姨家的那个工作名额黄了,她就想问一问对方的信息,说不定有机会拿下来。 但她张了张嘴,最后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别人能行,换成他们家,估计就不行了。 接班名额禁止买卖,真要有人较真,只要审查通不过去,他们家这钱就白花了。 一想到什么事情都过不了审查这一关,前楼阿姨的心情就越发的苦闷了。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石库门五户人家,有四户面临着孩子下乡的问题,只有晒台阿嫂家孩子小,和这件事无关。 本来四户人家都是一样的愁苦,现在岳家的宝贝儿子突然找到了工作,而且还是一份非常体面的歌唱演员工作,这就让人羡慕嫉妒了。 岳家的老三和老五早早就报了名,被分到了兵团,以后月月有工资拿,这就够让人羡慕的了。 没想到岳家的好事一桩接着一桩,这么一对比,前楼阿姨和客堂间阿姨就更郁闷了。 王丽英的动作很麻利,不到半个小时,饭菜就摆上了桌。 难得吃一回肉,中午的饭菜很丰盛。 主食是香喷喷的大米饭,一两鲜猪肉炒了两个菜,一个是猪肉炒茭白,一个是猪肉炒青菜。除此之外,还有一大盘子自家腌的小咸菜。 ….岳家人口多,吃菜有点紧张,每顿饭都少不了小咸菜,不然的话,每个月就这么一点菜,根本不够吃。 全家人在饭桌上坐好哦,王丽英首先给宝贝儿子夹了两片肉,“还是鲜猪肉香,闻着就下饭。儿子你多吃点,你正长个,必须得多吃点儿有营养的。” 以前一直都是这样,家里难得吃一回肉,吃的最多的肯定还是岳文轩。 岳文轩没有拒绝,改变得慢慢来,不能一次改变太多。 今天王丽英割了一两肉用来炒菜,已经是难得的大手笔,全家人都吃得很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