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节 (第3/3页)
观和胡俨唏嘘道:“你以前从来都是以理服人的。” “唉,有些人听不懂好话,所以还得以力服人。”马君则苦笑道。 “以安宁州的先天条件来说,你能考核名列中上,就已经说明你的能力很牛了。”朱桢说着赞许他一番道:“当初把你派去安宁州,也有磨砺一番的意思,做官不是做人,不能只一团和气,还得有雷霆手段。” 然后他沉声对马君则道:“本王准备给你加加担子,有没有勇气去一个更危险的丛林?” “哪儿啊?”马君则紧张问道。 “去当东川知府。”朱桢便道。 “哇!恭喜师兄!”胡俨和黄观便向马君则道喜:“终于要成为咱们这帮同窗里,第二个穿绯袍的了!” “呵呵,但那是东川啊……”马君则却笑不出来,那里是云南,乃至整个大明最乱的地界了。不说别的,上任东川知府还在军医院里躺着呢。 他是率兵进山追剿土蛮时,被人家射了一箭。好消息是穿着甲,当时伤势并不重。坏消息是箭上淬了毒,最后不得不截肢。 而前前任东川知府更是倒霉,在巡视铜矿的途中遭到了突袭,连人带马掉入了山涧,尸体都没找回来。 所以听说自己要去东川,自认为已经进化成野猪的马知州,还是难免小生怕怕。 他擦擦汗,强笑道:“安宁州那帮人抢的是盐井。那玩意儿搬不走,所以还得留点分寸,日后好相见。东川那帮土蛮,可是直接抢铜厂,真是一点余地都不留的!” “你就说去不去吧。不愿意去我给你换个地方。”朱桢便笑眯眯地问道:“不要有心理压力。” “去,王爷让我去哪儿我都去!”马君则情商拉满,知道自己一旦说不干,在王爷心里的评价就会直线下降,以后什么好事儿都轮不着自己了。 所以根本没有第二个答案。 第一四零九章 奇才 “你确定?”朱桢又问他一遍道:“要不要回去考虑几天再说?” “不用!”马君则却断然摇头道:“跟着王爷来云南,不就是为了干一番事业吗?干事业哪能有畏难情绪?” 听了马君则的回答,朱桢满意的大笑道:“哈哈好!本王就喜欢你们这股无所畏惧的朝气!” 说着他拍了拍马君则的肩膀,照例送上定心丸道:“放心吧,本王不会坑你的。之前我已经跟定边侯商议过了,准备在矿区中央、金沙江畔,建立一座新城,等建成后把府治迁过去。” 然后朱桢又把跟胡泉商定的计划,简单讲给马君则道:“你记住,一切以这个新城为抓手,事情就会好办很多,局面也一定会好起来的。到时候连啃安宁、东川两块硬骨头,你这个顶尖能吏的头衔就跑不了了。” “好!学生谨记王爷教诲!”马君则重重点头道:“一定不让王爷失望!” “相信你没问题的!”朱桢又拍了他的肩膀一下,然后对胡俨道:“你在大理干的也很漂亮,甚至在本王看来,干的是最漂亮的!” 顿一下道:“只是有些事能做不能说,所以排名才会靠后。正应了那句话,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大理能拔清段氏政权的余毒,你居功至伟!” “王爷过奖了。”胡俨激动的摇摇头,他不怕排名靠后,他只怕王爷因此看轻了自己。不过他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保持谦虚:“主要还是我们知府大人放权,为臣才能在知州任上。干一些比较放肆的事情。” “你们周知府不是放权,他是不敢沾事儿。”朱桢哼一声道:“没担当的东西,回头就把他送勃固去!” 胡俨所说的“比较放肆的事情”,确实不太好拿到台面上来说——他在大理期间主要就干了一件事,焚书。 他将官方和民间现存的南诏、大理国的典籍图书,全都收集起来,说是送到省城刻印保存,结果书收齐了,仓库里也走水了。 而且是几十间仓库同时走水,把所有带字的都烧了个精光, 然后他又以仓库被烧,需要重新收集为由,再次在民间刨地三尺,搜寻前朝旧书。隔一段时间就能收上一批,然后失火烧掉。 后来他干脆不装了,摊牌了,本官就是要毁掉大理的文化和历史传承,怎么地了吧? 他悍然规定,任何私藏南诏、大理图书者,都要枷号流放。所有举报者,可以获得对方一半的财产。 更禁止民间使用白蛮语和僰文。规定所有人都必须说汉话用汉字,任何敢在公开场合违禁者,第一次鞭笞,第二次服苦役,第三次斩首。 于是几年下来,南诏和大理留下的文化印记,已经被胡俨消磨得寥寥无几了。 如果只是破坏,他也当不得朱桢这么高的赞誉,关键是他还会制造新的记忆,替代民众旧的记忆。这才是胡俨真正的牛逼之处。 胡俨经过严密考据,亲自编造了一套新的白夷历史。他说原先大理在汉朝的时候,就是汉人的天下,此为大理的“汉家时代”。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