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水浒归顺,在下姓岳 (第6/7页)
搁在平常,遇到读书人,他会说诸君,再不济也会说诸位。 但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可是严嵩的拿手好戏。 梁山的这帮人,平日里就喜欢以兄弟相称,这样显得江湖道义十足。 他自然要迎合他们的喜好。 果不其然,等他这么一开口,梁山的众兄弟们,顿时感觉这位严嵩严大人,很是亲戚。 因为一句兄弟,彼此间都少了很多隔阂。 待前往正堂途中,严嵩看到了那杆写有‘替天行道’的大旗,竟是当着一众水浒好汉的面,朝其深深作揖起来,过后,缓缓开口道: “在下这一拜,是拜这四个大字,好一个梁山,好一个替天行道,治理国家,不仅需要朝廷的管辖,更需要你们这些忠贞义士相助啊!” 这番话说的极有水平。 一瞬间就将江湖草莽这四个字,拔高到了‘忠贞义士’的程度。 谁能受得了这样的夸赞啊? 而且,这话,还是从一位礼部尚书的嘴里说出来的。 意义更是不同寻常。 宋江宛若见到知己一般,目光炙热的抱拳道:“严大人,此前我等还在担心,您贵为一部尚书,初来我们梁山,肯定会有些不适应。 但是听到严大人这番话,在下才明白,严大人与我们梁山众兄弟一样,心中都装着百姓。请严大人受在下一拜!” 他这一拜,梁山好汉们肯定都要相继作揖。 严嵩哪会在人家的地盘,摆这么大的谱啊? 他连忙将宋江搀扶起来,语重心长道:“宋贤弟,你言重了,今后,大家都是为朝廷做事,为百姓做事,哪有什么适应不适应的道理?” “严大人所言极是,快请上座!” 宋江拱了拱手。 来到大堂内,又与宋江闲聊片刻后,当着所有人的面,严嵩便将朝廷的意思说了出来: “宋贤弟应该晓得当前局势,国家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将变得弥足珍贵,所以,一些事情,在下便也就直言了。 朝廷的意思是,在宋贤弟以及众兄弟归顺朝廷后,仍旧保留你们的名号,你们这支军队,便就叫做梁山军。而这军队首领,还是宋贤弟,只要你们是真心实意,愿为国家抗击外敌,朝廷不会对你们横加干涉。 而且,一应粮草、辎重、兵饷等,都按照禁军将士的水准给予优待,至于将士们获得军功之后,也会按照朝廷对于军队的统一法度来奖赏,不知这一点,宋贤弟能否同意?” 就在刚刚,宋江还在想着,投靠朝廷之后,该如何为自己,为兄弟们,争取一些优越的条件而费尽心思。 但是没想到,从一开始,朝廷的诚意,便就这么大。 看来,倒是自己多虑了啊。 而严嵩的那番话,也清晰落到了众人的耳中。 没人觉得,会有什么不妥之处。 而且,从此以后,自己摇身一变,就成了朝廷的正规军,何乐而不为呢? 就在这时,宋江与吴用对视一眼,见后者点头之后,他心里便有了底,连忙起身作揖道:“既然朝廷有诚意,那么在下便从今日起,领着众兄弟归顺朝廷。” 闻声,严嵩顿时眉开眼笑起来,他着实没有想到啊,这个关于招安的差事,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完成了。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宋贤弟,其实话说回来,是你与众兄弟有诚意在前,朝廷才会拿出你们应得的那份诚意。 今后你们归顺朝廷,也该有合适的官位职称,在下来之前,朝廷就已经有了旨意,打算封宋贤弟为正五品的定远将军。 虽说是正五品,但是只要宋贤弟能在抗击外敌中,获得军功,陛下那边,也一定会论功行赏的,毕竟,众所周知,陛下从不会亏待有功之臣。” 所谓的旨意,其实是妲己的懿旨。 嬴渊直到现在,还不晓得,水浒这帮人要投靠自己了。 话音刚落。 宋江便被震撼到了。 他本来想着,归顺朝廷以后,至少得向他讨要个官职才行。 哪怕是六、七品的官都行。 再不济,也得封自己一个一营将军当当吧?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啊,上来就是封自己为正五品的定远将军! 这可是太出乎意料了。 其实,当严嵩说出那番话时,心里还有些疑虑。 虽说正五品的武将官职,已经不小了。 可是对于他这种一部尚书来说,跟九品芝麻官,没什么区别。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