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 第302节 (第2/2页)
海盗来得赚? 一群人顿时化身为狼,遇到海盗就吞,遇到商队就护,浪着浪着也不知道浪去了哪里,在海洋上飘飘荡荡,遇到了一船迷路的外国人。 本着“友好合作、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大阿哥他们把人送到了天津附近,顺理成章地要来了一些报酬。 其中就包括康熙想要的金鸡纳霜,还得到了胤祚想要许久的橡胶消息,和那些外国人一起送进了京。 一群少年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或许是仗着战船上安装的枪支大炮威力,脑袋一拍,决定往东走。 胤祚:“……” 天津往东啊,咳咳,早知道大哥他们会去那边,就让戴梓把战船的威力等级再往上提高几成了。 许三的好消息来得最晚。 许三在江南租了许多水田,种植了亩产量高的水稻,还试验了水稻鱼、水稻蟹,一开始有些手忙脚乱,毁了不少秧苗、鱼苗、蟹苗,吸取经验之后已经看出些许成效。 在种水稻的同时养鱼养蟹养鸡养鸭,兼顾种植和养殖,最大程度地赚钱,这是大清百姓过去没听说过的知识。 许三一开始这么做的时候,还被许多老农苦口婆心地劝,说不能这么做,这样只会水稻和螃蟹都养不好。 他解释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实在没办法,搬出了六阿哥。 令他意外的是,老农们一听是六阿哥的主意,当即改变了态度。 “是聚财童子想的办法呀,那肯定行。” “他自掏腰包帮了那么多人,不会害我们的。” “乡亲们,轮到我们帮六阿哥了。” “好嘞,也让六阿哥看看我们江南的好水好人。” 许三:“……” 所以他这种了一辈子地的大男人,还比不过一个五岁孩童可信,是吗? 心好痛,但又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不怎么意外呢。 许三带着雇佣来的老农们哼哧哼哧干了许久,等各地靠抓蝗虫买房买铺子的消息传来,顿时一片惊叹。 “六阿哥果然是聚财童子下凡!” “除了六阿哥,还会有谁能想到蝗虫能吃,还那么好吃呢?” “六阿哥这是打算带大家一起发财吗?” “我听说有人把六阿哥的像搬进了蝗神庙,观音娘娘身旁的童子也变成了六阿哥。” 许三:“……”这也太离谱了。 但离谱中又透着一丝靠谱。 毕竟的确是六阿哥想的诸多办法,让大清的各地都避开了蝗灾。 也是他让许多抓捕蝗虫的百姓都赚了钱,买了房,说是受到观音娘娘身边善财童子的照拂,也有那么一点道理。 但是把六阿哥搬进蝗神庙和观音庙,这是不是……希望不会对六阿哥造成不好的影响。 许三忧心忡忡,和跟他一起来江南的农家弟子讨论一番,赶紧写信送回京城。 胤祚收到他的信,才知道各地还有这么离谱的事。 他知道许三为什么来信,不就是怕百姓把他捧上神的地位,名声过大,动摇康熙本该至高无上的君权吗? 尽管他觉得康熙不会在意,还是匆忙赶回皇宫,至少瞅瞅老父亲的反应,万一引来了猜忌,也好尽早消灭于无形。 他匆匆忙忙赶到御书房,侍卫们和太监们都没有拦他,他又早早获得了自由出入御书房的权利,就直接进去了。 哪里想得到,竟然碰巧撞到了朝中大臣的告状现场? “皇上,六阿哥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民间竟有愚昧的百姓奉他为神。若只是一处两处,悄然按下也就罢了,可据微臣收到的消息,六阿哥进驻的蝗神庙和观音庙早已不下两百之数。” 闻言,康熙和太子的脸色古怪起来。 整个大清范围内算起来才多少寺庙啊? 即便胤祚这一出确实令不少人避过蝗灾的同时还赚了钱,也不至于造成这样的影响吧? 胤祚:“……” 他没能百分百正确地解读亲爹和亲哥的脸色意味着什么,也或许是担忧自己因主观意识造成的误解。 两世为人,他最恨的就是在背后搬弄是非的小人,结果这人还碰巧撞到了他面前。 “呵。”一声冷冷的轻笑传出。 康熙和太子的位置早已经看到胤祚出现,并不怎么意外,而大臣没有看到,一见刚刚告状的对象突然出现,脑袋上顿时冒出冷汗。 糟糕,六阿哥听见了! 六阿哥肯定会给他穿小鞋的! 事实证明,这位大臣的预感没错。 但胤祚不给他穿小鞋,有仇不过夜,当场就报了。 “哦?爷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胤祚两只小手背在身后,走出六亲不认的嚣张步伐。 康熙:“……” 太子:“……” 父子俩要很努力,才能克制住问胤祚/六弟这神似螃蟹的走路姿势是怎么回事。 那个大臣头铁地点了点头,“六阿哥并不是储君。” --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