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 第287节 (第1/2页)
“十石。” “咚——”魏桦晕过去了。 柱子使劲掐魏桦的人中,魏桦一醒过来就抓着胤祚问:“六阿哥之前为什么不说啊?” “你不擅长种水稻啊。”胤祚无奈,这要不是来了个会种水稻的人才,他也不敢做这样的梦。 袁爷爷研究杂交水稻六十一年,大清要什么没什么,研究这个真的说不好会不会有结果。 魏桦紧紧抓着胤祚,“六阿哥,我,我也要研究杂交水稻!” 胤祚:“……你的扦插研究完了?” 魏桦缩了一下脖子,“没有。” 胤祚又问:“你的嫁接研究完了?” 魏桦哭丧着脸说:“没有。” 胤祚深吸一口气,“那你的优种育种研究完了?” 魏桦原地自闭。 倒是许三听得来了兴致,“这些能展开说说吗?” 魏桦刚要开口,就见胤祚一个冷眼扫来,他会意地闭了嘴,还在嘴上拉了一道拉链,继续自闭。 胤祚:“你加入进来以后有的是时间展开说,现在,我问你最后一个问题。” 这不就是“愿不愿意加入”吗? 许三已经猜到胤祚要问什么,想着自己拿到招贤令一年才来,态度太过消极,就想主动、积极一回,不等胤祚问出口就表示:“我愿意。” 胤祚一怔,羊毛都主动送上门了,哪有不薅的道理? “既然这样,那我就把杂交水稻、稻花鱼、养牛蛙、河蟹、鸭子的任务都交给你了。” 许三:??? 许三:!!! 第268章 许三的到来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奇怪的开关,时不时的就有人来皇庄。 这些人或者带着皱巴巴的招贤令,或者千里迢迢地赶来,衣衫褴褛,一身尘土,全部都是冲着胤祚来的。 人才不来,胤祚头疼,人才陆陆续续地来,又透着一些蹊跷。 早一年来,可以说是被招贤令吸引而来的,再早半年或者晚半年,可以说是看到钢筋混凝土堤坝阻挡洪水的效果,被胤祚为民之心吸引而来。 现在这个时间点,不前不后,不上不下,着实令人心里惴惴。 一开始,许三还说:“这些人肯定跟我一样,是见六阿哥你言行如一,直到现在还在坚持建钢筋混凝土堤坝,这才来投奔你的。” 等来的人上了两位数三位数,许三都不免怀疑起来:“有这么多观望的人吗?要不还是先调查调查有没有问题再说吧?” 这番话可把铁蛋柱子他们给逗笑了,大家意味深长地看着许三就是不说话。 许三后知后觉自己也是其中之一,尴尬地挠了挠头,又拍着胸脯保证道:“我没关系,上数十八代都身家清白,你们去查好了。” 胤祚只是笑:“只要你不作奸犯科,触犯大清律例就好。” 背景调查也就是调查一个人有没有犯罪史,犯了什么罪,人品如何。 能力再好,人品不行,谁敢把这样的人放进处处都是研究成果,个个都是弱鸡研究员的皇庄? 即便真的进了皇庄,也会有很长一段考察期,在这期间需要查看他的方方面面,度不过考察期依然会被劝退,如果犯了重大过错,不管手上的研究项目多重要,依然会被揪去蹲大牢。 没人可以把皇庄当成犯罪之后的避难所,更不可以把皇庄看成是有才能者的免死金牌。 许三:“六阿哥就不怕我带着其他目的?” “那也无妨。”胤祚爽快道,“只要能把杂交水稻研究出来,让大清的百姓不再饿肚子。” 许三的眼神有着难以言喻的复杂。 亩产量巨高的杂交水稻,六阿哥都能放心随随便便交给别人,是不是太心大了一点? 很快,他就知道胤祚为什么会这么放心。 在皇庄学完杂交水稻的相关知识,许三就被胤祚派人送回了江南。 那是他自小生长的地界,土地、温度、湿度、天气、种植经验样样烂熟于心,没有比这更合适做研究的地方。 东北是一块肥沃的地区,也能够种水稻,但那是旱稻,一年只能种一季,和江南一年两季的水稻有着很大的区别。 要是去东北,一个是没办法把稻花鱼、稻花蟹一起搞了,最大范围地提升经济效益,另一个也是人生地不熟,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再者,大清和沙俄的冲突矛盾还没解决,冬天一过,冰河解冻,那边随时都可能发生战乱,缺乏安全稳定的研究环境。 继许三之后,胤祚又派人把许多农家子弟和擅长种植的老农们送去了各个地方。 农业方面他帮不上什么忙,眼瞅着这些人把他知道的仅有内容都学会学好了,赶紧给人给钱给地,放他们自己出去研究。 优种育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少的计量单位就是年,还不一定会有成果与回报,没看到效果,户部那群吝啬的大臣肯定不会拿钱出来,胤祚已经做好每年投入一百万两白银的准备。 他倒是想多投入一些,可是在钢筋混凝土堤坝没有建完之前,还得支撑其他项目的研究,的确拿不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