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来自燕大的老农民 (第2/2页)
也要一年左右才能出栏,并且只能长到150斤左右。 “老赵,我现在对你口中的郑老越来越好奇了,多大的本事啊,连这好东西都能搞到。”周维汉说道。 “二有,郑老现在在哪?怎么没看见他啊?”赵刚问道。 “郑老现在应该在他的研究所。”张二有说道。 研究所在一处山间的一处小平原上,这里有着七八亩麦子地,一位身穿汗衫,头顶草帽的老者正在田间锄草。 “郑老,你看看谁来了?”赵刚在田间的地头大喊道。 老者听到赵刚的招呼,把锄头往肩上一扛,向着两人走来。 “小周子,回来了?”老者离大老远喊道。 周维汉脸上一黑,好久没人叫他小周子了,旅长都不敢这么叫他。 “郑老,原来是您啊,我说谁有这么大本事呢!”周维汉激动的说道。 周维汉口中的郑老是燕大的“老农民”,郑老是燕大农学系的老师,被燕大的学生亲切的称之为“老农民”。 原因是因为这位老师就连上课都带着学生在田间劳作,平时也是一副“老农民”打扮。 当年燕大有段时间经费紧张,学生们都吃不起饭,一个个面带菜色,就是郑老带着人开荒地,养家畜,才度过的难关。 民国时期,农学是彻彻底底的冷门专业,热门的文学系,有陈、周几个金字招牌在,旁听的学生都挤到教室门口了。 农学的生源连工科都比不上,招不上人来,周维汉记得跟他一届的只有十几个男生。 “郑老,真没想到,我新二团能把您这大能人请过来,我还以为您随学校南迁了呢!”周维汉高兴的说道。 “岁数大了,不想动地方了,我就回了遵化老家,结果让赵刚把我喊来了。”郑老说道。 “你不是跟我说过要发展农副业吗?我一寻思咱们都是外行,看看能不能把郑老找来,就让王英同志联系河北遵化的同志,没想到还真把郑老找到了。”赵刚说道。 “我还得感谢你们,能给我找个安生的地方专心搞研究,小鬼子是到处霍霍人,日子是真过不下去了。”郑老说道。 “是应该我们新二团感谢您才是,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建立了养鸡场,连洋白猪都搞来了。”周维汉激动的说道。 “只要有受精蛋,鸡蛋人工孵化没什么难度,洋白猪是我当初从学校的农场带出来的,是和本地的土猪杂交后的品种,我也是慷他人之慨。”郑老还是如同往日般高风亮节。 “你们新二团选了一个风水宝地,虽然根据地内大多数都是山区,但是山间不乏河流长期冲刷出来的小平原,土质很肥沃,水源充足,这里的老乡们没有充分开发出啦,倒是让你们捡了个便宜。”郑老说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正如郑老所说,新二团的根据地大部分都是山区,有的小一点的村子里的村民只有七八户,人口数量稀少,开垦荒地力不从心。 好在周维汉下令开荒后,新二团全员出动,开垦的荒地小的有几分地,大的有两三亩,向眼前七八亩的寥寥可数。我是三水啊的亮剑之从永不磨灭的番号开始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