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八节 以彼之道 (第2/4页)
李文相想到这里的时候,见两军相冲,愈来愈近,心中却已没什么奋战之心,这场仗,赢了又如何? 实际上,不止李文相如此想,他目光闪处,已经发现同伴张迁的茫然,李文相那一刻只是在想,不知道张迁在想着什么? ** 战鼓声中,两军已经迅疾的迫近,号角长鸣,隋军突然杀出一队骑兵,向两翼扩散而去,迂回去击瓦岗军的侧翼,瓦岗军并不束手,亦是分兵而出抵抗,两军相击,雪花飘扬,互有损伤,稍稍退却,第一波进攻无非是在试探彼此的实力,更为猛烈的进攻随后既至,骑兵退后,这时候步兵却已经开始了惨烈的剿杀! 鲜血流出的更多,枪刀变的更冷,杀人者有冲动,有冷静,却都是毫不例外的将长矛刺入敌手的身体中,不等敌手倒下,长枪拔出,带出一蓬热血,转瞬凝结在冰冷的空气中。所有人无暇怜悯,无暇回顾,只是躲避着刀枪,转瞬去寻找下一个目标。两军交锋,犬牙交错般争夺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不停的有人倒下去,不停的有人补充上来,踏着同伴或敌人的尸体……李密却还没动,望着两军交错,厮杀漫天,他那一刻没有想到胜负,竟然想到了张须陀。张须陀当初到底在想着什么,是不是和自己感觉到一样的悲凉和无奈呢? 这个念头出现在脑海,就是一发不可收拾。 李密也不能不承认,很多人,就算死了,造成的深远影响也是难以估计。张须陀虽然死了,可他却是活在太多人的心中。 就算是他的敌人,对他亦是难以忘怀! 当初他李密为败张须陀,可以说绞尽脑汁,煞费苦心,他当时也没想到张须陀会死,他不过是想将张须陀逼的心灰意懒即可,他只是想要击败张须陀!可张须陀可以死,却是不能败,他败了亦是等于死,但是他本来可以不必死!在李密的眼中,张须陀的死其实和他无关,张须陀的死是在于绝望,在于失去军心,在于无法挽救大隋,在于辜负杨广的信任。 张须陀死在生无可恋,无力回天!张须陀是个英雄,但是英雄素来悲哀!所以李密不要做英雄,他要做个睥睨四方的枭雄,他要君临天下! 可李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只是一年多的光景,他竟然落到和张须陀一样的地步。 他虽然表面淡静,运筹帷幄,但是他已经绝望,他军心已失,他已经疲惫不堪,他无力回天,他自己都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张须陀当年的的悲哀,如今已经落在了他李密的头上。 在他一步步将张须陀逼入到绝境的时候,不想一年后,萧布衣亦是用同样的方法将他逼入了绝境! 在李密眼中,张须陀倒下,是张须陀腐朽,是因为张须陀不合时宜,亦是因为张须陀已经挡住历史的进程,那他李密呢,现在是不是也在扮演着同样的角色? 厮杀声震天,隋军瓦岗军纠缠的难解难分,战况惨烈,李密见到,内心却头一回的波澜不惊,好像厮杀的是别人的,和他并无关系,这种感觉实在有些滑稽可笑。目光一闪,已经落在不远处的一队骑兵上。那队骑兵一直都是隐藏在瓦岗阵仗中,虽是交锋良久,却是纹丝不动。嘴角带了丝讥诮的笑,李密喃喃道:“没用了,谁来了都没用,骑兵、奇兵都是没用。屋子的根基已经烂了,再竭力挽救也是无济于事了……更何况……你们根本不想挽救……” ** 洛口大战拉开帷幕的时候,洛口仓暂时还算是安宁,虽然出动了十数万大军,可这里的瓦岗众甚至比洛口的瓦岗军还要多很多。 这不足为奇,瓦岗最鼎盛的时期号称有百万大军,可这百万大军其实却有着很大水分,就像东都亦有近百万之多的人口,但是不可能都变成军队。 当初李密连下黎阳、洛口两大粮仓的时候,当下就采用开仓放粮的决定,洛口仓存粮无数,吃个几十年都不成问题,河南以及周边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无不蜂拥而至! 来投奔之人,有战斗能力不多,拖家带口的却不少。但是李密为壮大势力,一律照单全收! 所以近百万大军如果把水分挤出去的话,能作战的不过三分之一而已。可就算这三分之一,这一年多,真正经过作战培训的人,又不过三分之一罢了。 百万大军听起来很美,但是用一团散沙来形容并不过分。 李密一年多的时间内,除了征战河南各地,扩张势力外,当然也是训练了兵士,但是他毕竟不是神,很多事情不能一蹴而就,他培训了内军,扩张了马队,亦训练了不少能真正作战,听从命令的勇士。战场作战,绝不是逞匹夫之勇能够成功,要想取胜,定然要像隋军一样,力往一块使,如臂使指一样的灵便。每次作战的时候,李密总喜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