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可以帮助你们 (第1/3页)
大家都被这个故事吸引了,听到这里,他们都为这位京城女知青的经历而唏嘘不已。 家国突然间发问, “那你们怎么现在会在京城呢?赵秋寒,看你现在这个年纪,应该还在上学吧?” 对啊,其他人也反应了过来,不是说让他长大了再来寻亲吗? 听到这个问题,赵三柱不由得把目光落到了身旁的弟弟身上。 一下子,赵秋寒变成了众人的焦点。 被一双双眼睛紧盯着,他整个人有点发虚,不过他仍旧坚持用他那比蚊子大一点点的声音说道, “我想找我姥姥姥爷,也想找我舅舅。” 众人沉默。 这是个可怜的孩子。 赵三柱摸了摸弟弟的脑袋,又开始叙说。 原本,赵山松没打算这么早带侄子上京寻亲的。 赵山泉是他最小的弟弟,兄弟俩感情一向好。 他们的父母早逝,山泉可以说是他从小带大的。 之前赵山泉夫妇先后早逝,他比任何人都伤心,即使没有弟媳的托付,他也准备把这个侄子接过去,当成最小的儿子把他养大。 赵山松已经想好了,等孩子再大一点,就带着他上京城寻亲。 一是为了实现弟妹生前的愿望,二就是为了这个可怜的孩子能多几个疼爱他的亲人。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过春节时,他突然发现,原先活泼阳光的小侄子,完全变了一个样子。 变得不爱说话,晚上睡不着觉,白天睡不醒,过完年,学校也开学了,可他却说什么也不愿意去上学了。 这下子,把赵山松给急坏了。 孩子变成了这样,他没办法跟地底下的弟弟俩口子交代啊! 秋寒这孩子,完全继承了他父母亲的优点。 从小就爱读书,也非常聪明,学校教的那些东西,他都能很轻松的学会,成绩向来就是排在最前面的。 回到家后,弟妹还会另外给他讲课。 大家都说,这就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以后肯定是能上大学的。 整个赵家屯,除了当初那些知青,还从来没有出过大学生呢。 可就是这样一个好苗子,突然说不读书了,能不让人着急吗。 赵山松很懊悔,之前一直忙着办岳攸宜的丧事,忽略了这孩子。 可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幸好,他的三儿子一向跟侄子走得比较近。 这段日子,除了去地里干活儿,三柱子也不去别的地方,而是一直陪着赵秋寒。 村里的老人们都说,这孩子是接连着没了爹又没了妈,才会突然性情大变的。 经过三柱的再三追问,赵秋寒终于说出了他的想法。 他说他想他爸,想他妈,可他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能够清楚的知道,死亡是怎么回事。 所以他知道自己再也看不到自己的爸妈了。 于是,他就特别想要找到自己的姥姥姥爷,还有他舅舅。 ….这几个人是他母亲一直挂在嘴边上的人,他从小听到大的。 虽然从未见过面,但他见过无数次他们的照片,就在他母亲一直珍藏着的那个小本本里。 母亲去世后的这段日子,他心里有个想法,他不想等着长大了,他想马上出去去找他们。 可他毕竟只是一个才十三岁的少年,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还只去过一次。 那还是他十岁那年,放暑假的时候,他父母亲一起带他去的。 他想去京城,只是那里离他实在是太遥远了。 赵山松听了儿子探来的消息,半天没有言语。 又过了几天,见赵秋寒还是那副一蹶不振的样子,他最终叹了一口气。 就这样,他把家交给媳妇跟两个大点的儿子,怀里着村里开的介绍信,带着小儿子跟侄子踏上了上京城寻亲的旅程。 家里给他凑了几十块钱,除了买火车票的钱跟一点点零钱外,其余的全被他媳妇用针线缝到了裤子里面,这样能防小偷。 出门前,三柱子妈给他们烙了一兜子的饼,还煮了几只鸡蛋。 这样就不用在外面买吃的了,能省下不少钱来。 就这样,三人坐车硬座车晃到了京城。 一到京城,赵山松就傻眼了。 这地方实在是太大了。 好不容易拿着岳攸宜留下来的老宅地址,一路打听着找到了地方,却发现这边的住户根本就不姓岳。 他们再打听有没有人知道原先姓岳的那家人有没有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