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思京 (第1/2页)
邺州,邕安。 “秦相的来意,寡人已清楚,但,你秦国若欲出兵东华,我临安,自当配合,同时支持秦国讨伐东华,可,此番终乃国事,国之利益,亦不可免。望秦相转告秦王,我大临安之利益,不可免,更不容商榷。” 临安宫内,传出临安王的声音。 不久,一众朝臣走了出来,为首有两人,一人是临安丞相独孤浩渺,另一人自是秦国丞相,晏茯。 “恭喜晏兄,官拜丞相,可喜可贺!”独孤浩渺侧过目光,看向身旁的晏茯,轻笑道:“还记得,上一次晏兄到访临安,还是以秦使之身份,哪想归秦后,竟得秦王重任,出任上卿,而今竟又官拜丞相,令本相惊诧啊!” 昔年,晏茯以秦使身份出使临安,两国各取利弊,临安得城邑二十余座,神造府的工匠更是于秦国建立造船处,充分利用秦国资源,得以加大督造战船,大幅度增强了水师能力。 而秦国,也因此得到了原属临安的十九城。 对此,晏茯看着前方,步子未停,回道:“为秦而行,为秦而忧,晏茯秉承王命,得遇大王委以重任,方才出任丞相,然,所行之事,无不是为了大秦,为了秦国。” “自然。”独孤浩渺轻笑额首,旋即想到了一事,说道:“秦相听说了么,太州夏国,亦发生了一件大事,原夏相上官乘,被夏王罢免…” 此话落下,晏茯停下了步子。 “上官乘被罢免了?”回眸看向独孤浩渺,见对方神情,他不禁道:“那这新任夏相,又是何方人杰?” “是秦相的故人。”独孤浩渺驻步,笑看着他。 故人?这让晏茯皱了皱眉,略有不解,但,却见对方的神情,他不禁想到了一人。 “看来,秦相,已经想到了。” “也只能是他了。”晏茯看向远方。 听到此话,独孤浩渺眼眸闪烁,“我也是刚得到这个消息,不过,我观秦相神态,似乎很是认可此人的才能。” “不在我之下。”这时,晏茯收回了心绪,抬起手臂,朝对方作揖道:“事已了,我便先回秦国了。” “秦相慢行。”独孤浩渺回礼目送,看着渐行渐远的背影,眼神逐渐平淡。 …… 这一年,九州局势,一触即发。 秦王下发檄文,以东华犯秦为由,讨伐东华。 一时间,秦国大军,兵分三路,由武威侯率领五虎营,一路北去,剑指禹州常胜君所部东华军。 太尉南平君,则率秦军精锐主力,经稽州,抵达禹州,与太和君亲率的东华大军主力对峙。 而大将军武安君,率军四十万,从广业发兵,欲借道邯州,绕经承启,最终抵达云州东华。 此刻,上治,承启宫。 “可恶,秦国可恶啊,他说借道我就让他借?” “秦国狂妄,未免太目中无人了!”王宫内响起震怒之声。 只因为,秦国一纸文书,直言要借道邯州而至云州,经承启而讨伐东华,尤其这话里行间,丝毫没有半丝商榷的语气, 就像是一纸通知,秦军,将要借道邯州… 这当即让众朝臣气愤,气得面红耳赤。 这样的文书,说好听点是文书,可说直白点,那就是一纸羞辱,以这样的方式来羞辱承启。 “启禀大王…”那人看了看王台,小心翼翼的道:“此次,秦军有兵力四十万,还有一支十万精锐,由武安君白柯,担任一军统帅。” 此话落下,当即令殿内一片安静,原本怒目大呼霸秦的群臣,在听到武安君时,神情都僵住了… …… 云州,上和。 “启禀大王!秦王下发檄文,发兵已达一百五十万,以兵分三路之势,来犯我东华,太和君与常胜君率军迎击。” 王台上,东华王听到此言,神情冷淡:“秦国年年兴兵,怎现在,兵力没有削弱,反而还增强了!?” “秦国,独占中稽二州,人口甚广,资源充沛,兵力有所增长,并不为奇。”丞相庄司盛看向王台,语气停顿了下,“可,我们现在该考虑的,是派何人率军阻敌?秦国武安君,乃是这两年风头极盛的一位名将,颇有赶追夏国武安君之势头,不容小觑啊!” 此话落下,众人沉默。 东华大半将领几乎都调往了前方,太和君与常胜君两位封君大将,此刻又都在禹州,与秦军两路大军对峙, 稍有不怠,局势就会全面爆发,可谓是异常严峻。 “武安君这一路,有多少兵力。”东华王眼神沉思,看向丞相庄司盛。 “据得知,有四十万秦军,还有一支十万精锐,此时正途经邯州,来势汹汹。”丞相庄司盛眉心凝重。 “五十万…”这让东华王沉吟,也意识到一丝凝重,眼眸扫视众人,道:“何人愿为将,为东华,率军阻击武安君所众?” “臣愿往…” 一位位武将走出,抱手道。 对此,并不合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